宏基是哪个国家的品牌为有名山竖起中指-异史氏

    为有名山竖起中指-异史氏
    野马:廿四史辞典

    为有名山竖起中指
    那一年,11位中国艺术家在北京郊外一座无名山的山头裸体叠罗汉并全种拍摄下来。作为行为艺术的不朽杰作,《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在上世纪最后一年参加第48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引发世人轰动。
    多年后百慕大之夜,我重读《史记·孝武帝本纪》,突然明白这件作品有其传统文化深远的源头,宏基是哪个国家的品牌就是天地观念与封禅仪式。可能当日策划并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们并非从这儿取得灵感,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种无意识的关联。李宇菲
    汉武帝刘彻是个幸运的大混混,躺上自曾祖刘邦至乃父景皇帝三代人打下的江山上汉魏文魁,恣意享受承平,挥霍国力。唐人司马贞所撰为《史记》撰《述赞》,总括汉武帝生平行事,除了兵革征讨,就是一心一意求长生想登仙,信用方士陈筱诺,四处巡祭,最大的举动是封禅泰山。
    何谓封禅?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用《白虎通》解释:“王者易姓而起,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禅梁父之趾,广厚也。刻石纪号上海绝恋,著已之功绩。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禅梁父之趾以报地……。”这是儒家的经典解释,当时认为泰山为中岳,是汉帝国土宇上最高的大山,为有名的泰山增加高度,是谓封禅。至于增加多少?一寸或一米,一抔土还是一屁股,随便。诸君若以为刘彻非常虔诚,为尽报天报地的帝王责任不惜大兴师众,不辞辛苦亲登泰山,那就过于天真了方永祥,他一口吞下的是方士另备的钓饵。齐人公孙卿忽悠他说,黄帝就是登泰山封禅时乘龙飞升的,“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汉武帝无比神往:“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汉武帝做好像破鞋那么抛弃他的王国和佳丽登仙上天的充分准备,而且吸取前车之鉴,不想让那么多臣民鸡犬升天,只带一个随从登顶。这个是谁?霍去病的儿子奉车都尉霍子侯。带一个随从可以说是必不可少、少到不能少:万一山顶有野兽异物呢?万一骑上龙脖子前一脚踩空了呢?再说到了天上也需要个把随从,霍去病是汉武帝小舅子卫青的外甥,他儿子好歹也算自家亲戚。
    汉武帝当然没等到神龙,也不可能飞升。他在泰山顶呆了一夜,第二天怏怏而下来,失望可想而知。但泰山可不是随便折腾的,必须有人为此付了代价:“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以我的理解,霍子侯一定是被汉武帝毒死的,因为就他知道山顶屁也没有,所以他必须永远沉默,为汉武帝与泰山共同保守这个真实的秘密,这份乌有的神圣。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听说《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出名后,11位参与的艺术家为版权争个不休。都别争无名居,归小霍。
    虽然两千多前英俊的名将之后小霍为有名山增高一米付出生命当了牺牲,但有人只需动动中指,就把自己搁倒在无名高地上。这人就是五代后唐的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
    残唐五代,中国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如击鼓传花乔杉大保健,走马灯般把政权交到赵匡胤手上。五个王朝中,只有后唐灭梁,是经由两代人的长期对峙,经过无数次血肉迸飞的惨烈争战实现的。其中一次关键战役,是天祐十五年(918年)发生黄河岸边的胡柳陂(在今山东鄄城西北)大战,此役双方均投入全部精锐兵力,战阵“横亘数十里”,以梁军惨败而终。五年后,唐灭梁。决定战局成败的,正是对一座无名山的争夺,《旧五代史·唐书·庄宗本纪》写道:
    陂中有土山,梁军数万先据之,帝(李存勖)帅中军至山下。梁军严整不动,旗帜甚盛。帝呼诸军曰:“今日之战,得山者胜。贼已据山,吾与尔等各驰一骑以夺之槐国栋!”帝率军先登,银枪步兵继进,遂夺其山。
    唐军在统帅亲自陷阵地激励下,凭借骑兵优势趁敌人立足未稳夺得胡柳坡中无名高地,而后“乘高击下,势如破竹”百利好金业,终于在黄昏到来之前反转劣势,击溃梁军。不用说,双方肯定都在山头丢下一批尸体,为无名山增加一米二米三米。
    取得胜利的唐庄宗很快忘掉胡柳坡中无名山。《旧五代史·世袭列传二》说,后唐平梁后,朱温的养孙、荆南兵马留后、渤海王高季兴归顺新朝,朝于洛阳,差点被扣留不得还藩韦罗妮卡。回到自己地盘后,高季兴与宾佐置酒高会,兴高采烈预言唐庄宗必败,后唐政权无力收复荆南,依据是李存勖用竖起的一只手指取代了胡柳坡无名高地上的N米积尸。高季兴说:
    新主(唐庄宗)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又竖手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一报还一报薛韵芳。从胡柳坡土山上冲下来的李存勖用一只手指推倒人民英雄纪念碑,抹掉无名山上N米叠罗汉,比北京东村的十一位艺术家更熟谙行为艺术的历史,旋即送给他一座乐器山。不出高季兴所料,灭梁四年后,一世英雄李存勖就因信用伶人、荒政失德引致天下离心,邺都兵变。伶人出身的亲兵头目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伶名门高)发动兵变,李存勖中箭而死,左右皆散,只有“五坊人善友敛廓下乐器簇于帝尸之上,发火焚之。”《旧五代史·唐书·庄宗本纪》今天的读者,可以从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中听到如此一声长叹: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不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就为有名器增加一鬼。

    李存勖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