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早餐店为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打牢文化基础 聚力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宜宾

    为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打牢文化基础 聚力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宜宾

    文化是“城市之心”、是“城市之魂”。文化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对树形象、内聚合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宜宾经济加快发展,文化强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服务机制创新取得了新突破,文艺精品创作彰显宜宾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公共文化供给更加丰富高效,为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了坚实的文化保障。

    坚持创新改革
    公共文化供给丰富高效 如何让公共文化服务走出“自娱自乐”怪圈?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宜宾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聚焦低效供给、无效供给等问题,不断深化文化改革,务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首先,准确把握“高清四川·智慧广电”专项改革机遇,为全市群众提供品质视听供给。创新“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公共电子阅报屏建设管理模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得起、管得好、可持续”问题。创新推进农家书屋“二进农家”示范点建设,2017年首批31个乡村居民享受“图书送到聚集地、送到家门口”的服务。创新并在全市推行公益电影放映“人脸识别”技术监管模式。创新开展“扫黄打非”进乡村、进社区试点工作,大观楼社区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投入近2亿元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视户户通、广播电视光纤网络等项目建设。宜宾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创建“高清四川·智慧广电”示范市。

    其次,创新推行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建设,提升农村群众文化供给能力。2015年起,珙县珙泉镇文化站率先试点泰山功夫,创新提出并实践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逐步在全市推广,开个早餐店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创建项目。目前,全市185个乡镇,已建成农民文化理事会182个,平均每年参与组织、承办公共文化活动700余场,参与群众逾100万人次,有效促进“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再次,聚力开展“宜宾市群众文化艺术季”,首创“月月有戏剧·周周有展演”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质效。从供给周期上着手,推动公共文化活动常态化,确保每周、每月、每季度均有文化活动开展,有效改变群众文化生活“饥饱不均”现象。每年开展“宜宾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季”推出活动68场,“月月有戏剧·周周有展演”群众文化活动2500余场次史大佗。从展演形式上着手,增强群众互动。从内容把关上着手,引进高端演出,推出“梨园百戏”本土剧场,提升供给品质,培育群众文化消费习惯。创新举办全媒体推广直播节目《悦读者》2期,线上线下覆盖受众近20万。察猜

    坚持人民导向
    近年来,宜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作体现人民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品。

    人民英雄主题话剧《赵一曼》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奖,彰显传统文化的川剧剧本《梅女》入选国家剧本扶持工程项目、杂技《水晶之恋——顶碗》获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杂技类一等奖,小品《上门的儿子》获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二等奖。

    本土人文纪录片《罗哲文与古青春搏击迹》《李庄纪事》被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纪录片《唐君毅》《信仰的力量》《宜宾女儿赵一曼》获省网络视听作品优秀奖。
    坚持全民共享
    公共文化体系健全完善 我市紧紧围绕“文化宜宾 全民共享”的文化建设理念,整合中省市各级资源,着力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同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目前,全市建成文化馆11个、文化站185个、文化室(书屋)3160个、公共图书馆10个、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22个;实现广播村村响1700个村,电视户户通45万户;建成惠民书吧、自助书屋158个,公共电子阅报屏343个,农家书屋“二进农家”示范点31个,“一县一品”阅读品牌培育成功。

    梦里水乡“二进农家”便民阅读服务点(市文广局供图)星际炼金师。
    广泛开展“三江放歌”广场演出、“长江之歌·唱响宜宾”幸福歌会、“全民健身舞起来”广场舞大赛、青少年公益音乐会、全市“读喜爱的书、讲身边故事”“书香宜宾大讲坛”和“书香宜宾·悦读戎州”宣传推广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西游蛇妖传,以及市民艺术夜校、文艺人才培训、广场舞领舞骨干培训等公共文化主题培训,群众文化活动趋于常态化。
    文化扶贫扶志扎实有力死亡客栈,贫困村文化室建成投用128个,深入开展文化扶贫主题文艺创作、摄影展等,市本级年均开展扶贫主题展演60余场次、到村演出40余场次,文化脱贫攻坚持续深入开展。

    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突出乡村文脉保护,加快推进高县顺江村、翠屏区胡坝村“乡村记忆”陈列馆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创新打造了10个宜长兴沿线农家书屋便民阅读点,为乡村增添了新的文化生活气息;围绕“四好村”建设可牛闪图,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主题创作巡演。
    坚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同步推进,开展《大观观城》宜宾历史文化名城展等活动戴戎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优势更优
    文化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立足宜宾文化产业现状,基本谋划出一条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为动力,以打造全域影视产业链条为着力的宜宾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之路。
    实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印刷复制企业加快发展,4家企业入围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榜,2家入围前十强,5家入围全省十强。2017年商业影院票房收入近亿元,同比上升12.5%。演艺市场渐趋活跃,酒都剧场演艺活动丰富多元,效益逐年大幅提升。
    创新公益惠民方式,推出“1元电影”“公益练歌房”等活动梦幻抗日,培育文化市场消费红蝴蝶歌词。电声音乐节“活力电竞·娱乐戎州”首届电子竞技大赛成功举办,为电子竞技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打开了大门咲夜由爱。实体书店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夸河套歌词,南溪文博书店等7家书店荣获2017年度四川省实体书店示范店称号。

    公益电影《最后一公里》亮相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精选17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点,向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协会申报影视基地并获批。在合作拍摄《最后一公里》的基础上,宜宾市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双方合作的影院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马丹旎。
    截至目前,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场所5500余家,从业人员2.6余万人,投入资金23亿元;2017年文化消费达20.2亿元。
    坚持重点打造
    竹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全市文广系统立足竹文化建设,担当实干,积极作为,在竹文化彰显上取得新突破环保剑。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高质高效的合作关系;在2018世界竹藤大会期间,组织开展了竹工艺主题研讨会;大力促进刘嘉峰竹工艺大师工作室落户宜宾、宁波士林工艺品公司落户长宁,为竹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尤其在世界竹藤大会期间,创新形式、精心创排的“宜宾之夜”演出活动,现场以及网络反响积极、强烈,着力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竹都最美竹海”“长江首城宜人宜宾”的无限魅力。
    同时,各县(区)文化主题场馆加快规划建设,邀请省歌舞剧院来宜采风创作竹主题舞台作品,“宜宾竹”文化建设浓厚氛围基本形成。
    文化强市提升软实力,繁荣发展再谱新篇章读秀网。如今甘谷大象山,我市的文化发展后劲十足,正在市委、市政府“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区域性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中心”宏伟蓝图的指引下,扬帆起航,驶向文化繁荣兴盛的美好未来。(文:汪静)
    推荐阅读
    台湾原创音乐剧《爸爸的信》温暖来袭 宜宾观众准备好纸巾
    【宜宾故事十】600多条河流蜿蜒过宜宾
    图文编辑丨黄娅娜
    文章责编丨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