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主持人兰馨带你发现宜兴乡村文化之美-大连财经广播

    主持人兰馨带你发现宜兴乡村文化之美-大连财经广播

    4月26日至4月28日,第一财经联合宜兴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了“主持人带你去发现:乡村文化振兴宜兴实践活动柳州新播报,大连广播电视台财经广播主持人与来自第一财经、东方财经、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广西卫视的电视媒体暗夜未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青岛、佛山、长三角地区的浙江、江苏、南京、盐城、常州、舟山等知名主持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记者盛世狼烟,上海摄影家协会,中央党校、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教授专家,知名作家等共50人空气伞,组成5个10人一组的采风小队,分往宜兴的周铁镇、芳桥街道、徐舍镇、万石镇、西渚镇、开启不同寻常的宜兴村镇探索与发现之旅黄少岑。

    主持人兰馨采访了西渚镇白塔村党委书记欧阳华,他是19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在采访中谈到,村富才能民强,要打造凝聚年轻人的白塔村,村里引进很多投资人,外卖可以直接送到家,工作的同时可以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谁能想到这么美丽的白塔村,在八十年代初期,竟然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当时家里来人就是要债的和要粮的,而现在人均收入可以达到几万元,村里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亿多元,而且村里还有规模化的种植项目,例如200多亩的桑葚种植园。在村里的文化方面,做了27年村书记的欧阳华书记,上任的最初就去挨家挨户的走访村民,问村里有没有名人,经走访,了解到,白塔村是著名戏剧大家于伶先生的故里,还是星云大师的祖庭,于是围绕戏剧大师纪念馆、禅意概念巨鸭奇兵,挖掘村里的文化指望造句,目前以于伶纪念馆、大觉寺等旅游、采摘项目带动村里的发展。

    白塔村还引进了投资4000万元的民宿投资项目,看这竹海里的民宿,是女老板一个人一手自己设计的,采访时她很认真的表示,做民宿必须要有情怀。一花一草一菜一汤,皆要用心在研究。

    主持人兰馨跟随采访小分队来到了丁蜀镇西望村,这里是生于同治末年的制壶大师范大生的故乡,全村80%的农户从事紫砂壶和雕塑的制作,可谓“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是著名的紫砂专业村,全国首个以手工艺生产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成立,村党总支书记范泽锋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谈到这里的发展理念,“陶式生活”旅游理念,将单纯的“卖壶”转变为“卖体验”、“卖空间”,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收入,目前人均收入已达10万元。

    范大生的传承人范伟群还亲自给我们介绍了如何继承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紫砂技艺,在现场寄生胎,还给我们讲述了曾祖父在伦敦国际艺术展上获得金奖的“一棒鹰”的故事。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记者,上海摄影家协会,中央党校、复旦大学等单位的教授专家,知名作家等共50人,组成5个10人一组采风小队,分往周铁镇、芳桥街道、徐舍镇、万石镇、西渚镇,开启不同寻常的宜兴村镇探索与发现之旅。
    首先让我们跟着主持人和专家的步伐走进周铁镇——
    记住周铁,记住乡愁”
    ——杨志洪
    当夕阳,
    淡淡地照在,
    村口那棵老银杏树上。
    斑驳光离,
    诉说着几分忧伤邵思涵。
    那是孙权他娘,
    1800年前亲手种上。
    比那银杏树,
    还有更年长。
    是那古老的小镇,
    沐浴着2700多年时光。
    诞生于东周赵雪飞,
    有众多铁铺,
    取名就是直截了当。
    铺就青石板的十字小巷,
    一条小河轻流细淌。
    要说他是文化古镇,
    似乎有几分荒唐。
    但从那破旧的小巷,
    却走出了十位大学校长。
    最好的街市留给了学堂,
    至今还传出,
    诵读古诗词,
    那稚嫩的声音,
    清脆琅琅。
    没有修旧如旧的痕迹,
    没有金融资本的冲撞,
    没有附庸风雅的伪装。
    保留着一份淡定,
    看到了古镇人的安祥。
    老式的剃头铺子,
    一块磨刀布,
    还分明挂在墙旁。
    好想在那张理发椅子上躺躺,
    热毛巾敷敷,
    把稀疏的胡子,
    刮个清爽,
    去把当年上海滩老克勒模仿。
    街角的铁铺,
    两个年过七旬的师傅不断敲打,
    叮叮当当。
    靠手艺吃饭,
    居然衣食无忧八桂先锋网,
    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出售重阳糕的老店,
    排门板下,
    坐着一对耄耋老人,
    晒着太阳。
    大城市的繁华,
    并不能打动他们的守望,
    守着这份静谧,
    这份熟悉,
    天天闻着故土的芳香,
    比啥都强。
    淡淡的乡愁,
    有多回,
    让游子挂肚牵肠。
    好似那一个个风筝,
    再高,再远,
    也被一根细绳,
    牢牢系上。
    好似那一支支鹞笛,
    迎风扶摇而上,
    传来熟悉的声响。
    当昔日熙攘的码头,
    已经少了些许风光。
    有乡绅精神在,
    你就硬朗。
    你不怕冷漠,
    依然敞开,
    宽阔的胸膛。
    有诗,
    就有远方。
    有乡愁王泫伊,
    就有无尽的念想。
    第一站:周铁镇

    守着一份静谧的老人

    青岛台主持人王蓝采访周铁镇民俗文化风筝的手工艺制作者

    “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中国最美村镇50强”的两块荣誉奖牌被高高挂起。

    郎朗读书声回荡在古书院。
    第二站:美栖村

    广西卫视主持人许菲发现:自从2016年美栖村策划了花灯展后,第一年的门票收入就达到230万,目前还正着手发展小龙虾和有机米及相关配套设施,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下”。

    东方财经杨帆发现:以宗氏家族后人宗良年的“党员驿站”和家训、村民自发组织、远近闻名的美栖剧社、刷爆朋友圈的花田灯海,有效的突出了美栖村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传统习俗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提升了乡村文化软实力,也体现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的指导思想。
    国家扶贫办旅游扶贫联盟副主席张坚钟发现美栖村在解决问题上有对策。为了吸引人才,村里不断加大宣传,让更多人来村里走一走、逛一逛,以求能为美栖村的发展出良策。
    第三站:芳桥街道

    舟山台主持人刘时婕、嘉兴台主持人陈俊共同发现:目连和周处的忠孝节义,向来为世人推崇。近年来,芳桥街道在“忠孝”二字上做足文章,努力打响芳桥“忠孝文化”品牌,以此促进芳桥旅游事业的发展。
    东方卫视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李慧萍发现:第五届目连文化节即将在今年5月18-20日举行,较以往增加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忠孝文化讲堂、面向各地游客的周培源故居展示参观等新亮点内容。

    江苏新闻广播主持人彭迪帆发现:培源实验小学校内种植了物联网特色农作物,校长彭俊良表示这让科技特色教育更有针对性:“我们的金兰村也称为农业科技示范村,它建立了一种物联网,农业生产全部在物联网的指导之下。有了物联网不仅农机院可以直接指导,还可以和全国进行交流。”
    第四站:白塔村
    白塔村历史遗存众多,人文底蕴丰厚:白塔山大觉寺院主持星云大师、著名剧作家于伶的家乡、还有悠久古风的茶文化等等。第一财经传媒记者、江苏卫视、大连台、盐城台的主持人来到了这个人文之村。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
    勤劳智慧的白塔村民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禅文化乡村旅游的特色富民之路,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江苏卫视记者发现:禅文化与农产品有了深度的结合

    主持人一行发现了竹海茶香的江南乡村美景,听村书记欧阳华讲述村子的过去与现在,惊讶于它近30多年的变迁与发展,在一个个故事中发现白塔村乡村振兴策略的实践和创新。
    第五站:万石镇

    中央台主持人王晨发现: 围绕“善文化”品牌,万石镇打造了一系列项目。万石镇文化服务中心,是镇里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群众文化高地,这里有“文化共享工程”影视室,五星级农家书屋等12个功能室,全部免费开放。

    南京经济广播主持人严蕴涵在感受茶道时激动的说:“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传统茶道的细致与精致。
    万石镇保留有二胡皇后闵惠芬完整的故居与装修别致的艺术馆,央广经济之声主持人采访了万石镇文化站吴科婷:“闵惠芬的一生分两个部分,前半生把二胡演奏拉到了巅峰,后半生把民乐普及做到了极致”。

    南京台主持人在采访余庄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平时发现:为外来人员提供廉租房、解决子女教育问题、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万石镇吸引更多新市民落户万石的重要举措。

    佛山台主持人白靖采访万石镇党委宣传委员黄霞时感触很深:先后投入近三千万资金新建及改建教学楼来解决学位短缺,并引入国家公益彩票基金项目石娃少年院等特色课程来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这样的投入,是令人敬佩的。
    第六站:善卷村
    舟山台、南京台的主持人,以及第一财经日报、融媒体中心、香港大公报、城市导报的记者们来到了善卷村,探访智慧社区、寻访“中国好人”万汉强、感受善德文化。
    主持人发现亮点一:智慧社区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任小璋发现:善卷村2015年架设了“云媒体电视智慧社区”平台之后,当地村民就走上了“智慧生活”之路。这个庞大的“云媒体”平台上面有善卷村,村务、政务、财务等的公开信息,联通善卷村家家户户的数字电视,村民可以通过平台给村务信息点赞,反馈自己的意见杰莎贝尔,即时查看村道路口的实时路况等。
    香港大公报记者陈昊采访了善卷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罗卉:“云媒体电视智慧社区美丽善卷”是宜兴市建成的首个村级智慧平台,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将村务信息及时公开,也有利于第一时间了解村民反馈,和老百姓互通有无。

    南京台主持人发现:“中国好人”万汉强
    从2003年至今,他已经捐献血液和血小板80余次。在万汉强的努力下,善卷村已有两三百村民参与过自愿献血活动。
    第七站:洑西村
    常州台主持人何冰姿发现了洑西村篱笆园的别样之美。
    主持人在篱笆园见到了对宜兴旅游经济做出贡献的乡贤黄亚云。 从2005年仅有5个包间的餐饮小饭店到如今拥有100间客房、500多个餐位的篱笆园,黄亚云的经营理念非常简单:坚持做好一件事。

    黄亚云告诉主持人,目前这些民宿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到1600万。“非节假日的入住率达到51%。主要客源是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2小时都市圈内的游客,高铁开通之后,不少北京的游客也慕名前来。”
    关于未来的旅游发展之路该怎么走,黄亚云表示,“农家乐加民宿并举,讲好宜兴特色文化故事,精细化管理余建堂,合理定价,满足更多现代人高品质的乡村休闲生活需求。”篱笆园雅致精美的装饰足以体现黄亚云打造高品质民宿的理念。
    第八站:西望村
    江苏卫视、大连台、盐城台的主持人和专家们来到了紫砂壶之乡西望村,发现了西望村紫砂壶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大连台主持人兰馨和盐城台主持人藏俊发现了传统烧制紫砂壶的“龙窑”,造型像一条即将腾空而起的蛟龙,相当美观。当然如今更多采用电窑烧制工艺烧制紫砂壶。

    两位主持人仰望高耸的烟囱,在西望村发现了博大精深的紫砂文化。
    主持人和专家们看到了紫砂工艺大师在紫砂壶制作的过程徐文英,采访了一代紫砂壶大师范大生嫡传,范家壶掌门人范伟群、西望村村书记、紫砂名家范泽锋后,感触颇深,“全村80%的农户都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可谓紫砂专业村。”
    记者们则去采访全国首个以手工艺生产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发现,合作社成立后,当地许多年轻人踊跃参加工艺美术大、中专班的学习,为西望村的紫砂事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第九站:张渚镇
    在张渚红色文化展示馆,主持人和记者发现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实物等,重温了长岗岭战斗等革命场景。

    在采访镇宣传科科长万琪时发现:张渚镇拥有红色基因和红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造红色文化展示馆有很多优势。自2011年开馆后大闹广昌隆,累计参观人数已达10万余人,前来参观的党支部达百余个。
    与红色文化相呼应的绿色生态,周厚恩也被主持人发现了。江苏省最大的废弃矿山宕口改造的主题公园——华东百畅生态园吴云清。景区以户外野营、自驾体验为特色,户外体验项目十分丰富。

    主持人还来到红领巾八一国防园,发现了大量退役武器装备,还同时配套建设了抗日斗争展示馆、毛主席像章馆、户外装备展示区、军事游戏体验场等设施。面对如此场景,主持人们忍不住钻进坦克、穿起军装、端起枪支,模仿起铁血战士的飒爽英姿。
    (“园区门口,一副大气磅礴的对联——“家不可一日无粮,国不可一日防”,先让我心中升腾起了一股爱国情感。没错,国防强,国才强!——央广经济之声主持人王晨)

    园区办公室主任卢杰:“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上到99,下到刚会走,都要树立起居安思危并珍爱和平的意识。”
    第十站:徐舍镇

    浙江台主持人沈亮发现:面临断代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弦,流传的曲目仅存10余首,演奏者最高龄也有89岁了。

    主持人还发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手工刻纸”,在烟林中学看到了开设的手工刻纸兴趣班。

    主持人发现,舞狮的舞蹈在这里也颇受欢迎,不论男女老少,个个喜爱。狮舞(西乡狮子舞)也被列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小孩从幼儿园开始,便开始学习舞狮舞蹈,现场鲸旺童狮的表演也给大家带来无尽的欢乐,他们还经常代表无锡参加全国各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