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汽车网【读书笔记】《三国志》微探:武帝纪01-不在淮河的淮南子

    【读书笔记】《三国志》微探:武帝纪01-不在淮河的淮南子


    《三国志》第一篇第一句,就是曹操的简历: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麦克毕比,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这段话初看起来非常简单桂花打工记,但是又细思极恐。大概意思是:魏太祖武皇帝,是安徽亳州人张丹露,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宰相曹参的后人。在汉桓帝的时候,曹腾是中常侍大长秋,得到了费亭侯的封爵。收养了儿子曹嵩,不知道他的来历,曹嵩的儿子就是曹操。
    从这段记载是想说明曹操的出身,但是我们却发现好像哪里有些不对。曹操姓曹吗?
    史书明确曹操是曹参的后人。曹参是谁?曹参是秦末跟着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也是接替萧何的第二任帝国丞相,正所谓“萧规曹随”是也。如果曹操真的是曹参的后代,而且还是本朝的开国元勋,曹操那就是汉帝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子女后代,那可真是不得了,在看中门第出身的东汉末,那要比一般的出身名门还要尊贵一些鏖战的意思。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曹操的爷爷曹腾、太爷爷曹节都是东汉朝廷重臣,何超雄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忠孝纯良,谦谦君子。汉书记载曹节非常仁厚,他邻居的猪丢了,看着曹节家的猪和自己丢的猪很像,就说猪是自己的。曹节也没有辩解,就把自己的猪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玩累了自己回家了,邻居非常惭愧,又把曹节家的猪还回来,曹节也同样就是笑笑收下,没有任何责备。曹操的太爷爷曹节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所谓“以德报怨”的美德,也是儒家教化百姓的完美教材。
    曹操的爷爷曹腾更是继承了曹节的品格象过河,担任中常侍大长秋三十多年,经历了四任皇帝,没有一点过失。有一次益州刺史种暠上午皇帝,参奏曹腾作为內侍结交外臣,有不臣之心。皇帝看到奏本微微一笑,扔到一边。但是曹腾知道后一点也不为意,不仅没有打击报复种暠,而且还在皇帝面前夸奖种暠的政绩。由于曹腾的推荐,种暠后来当上了大司徒,经常和人说,我今天能位列三公,那真是对亏了曹长侍。
    先不谈曹操怎么样,通过曹操爷爷和太爷爷的故事,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东汉汉桓帝、汉灵帝之前,似乎还是政通人和,政治清明。皇帝还能够分辨忠奸,宦官也能体恤国事,能臣能得其位葫芦娃修改器。这个和桓灵二帝两朝的党锢之祸形成强烈反差,亲小人、远贤臣,怪不得诸葛亮在《出师表》哀叹:“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到了曹操爸爸这辈,问题就出现了。曹操的爸爸曹嵩,史书所着笔墨不多。就两个小短句:“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第一句,说的是曹嵩当官,当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这其实是曹嵩花钱买来的官。曹嵩当官的时候杜雯惠,已经是汉灵帝时期。汉灵帝在位就在皇宫西园开了一个市场,帝国的官职上至三公,下到县尉,全部明码标价出售。想当官,就交钱,童叟无欺。曹嵩花钱买官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必须走后门,而是即使是正常考察提职任命的干部,也要先到西园市场把钱交了才能上任。好在曹家经过几代人努力有了一些家财,曹腾也指望这个养子能给自己养老送终。一出手就是一个太尉,放在今天就是中央军委主席,一亿钱拿下。
    但是,可怕的是第二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那么问题就来了。
    但遗憾的是,忠孝仁厚的曹节和曹腾和曹操并没有血缘关系反v手势,曹操是曹参之后多半是假的。理由很简单,第一,曹参是西汉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曹操的时代已经是东汉末年,西汉是公元前、东汉是公元后,这么长的时间,谁能说得清。第二,曹操也不是曹节的重孙子、曹腾的亲孙子,曹操的爸爸曹嵩只是曹腾的养子而已。即使曹参真的是曹节、曹腾的先人,那和曹操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曹腾虽然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并封费亭侯,但是毕竟是一个宦官,不能养育后代。曹嵩是哪儿来的呢?一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也就是说,作者陈寿不知道曹嵩是从哪里来的。那这个问题就大了,开创魏武雄风的一代雄主曹操,他的爸爸竟然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什么大汉相国之后,全是瞎扯淡。
    关于曹腾的出身,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当时的吴人作的《曹瞒传》的记载。曹瞒是曹操的小名,以小名来命名,足见作者对曹操的轻蔑、嘲笑和憎恶,这本书基本对曹操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好话。书里说,曹嵩是夏侯氏的儿子毒宠乖丫头,夏侯惇的叔叔。所以曹操其实是夏侯氏家族的人,是夏侯惇的堂兄弟。除了这本书之外,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夏侯氏一门子弟也基本上被曹操重用,夏侯家族也成为曹魏政权的重要支柱。似乎也能佐证,曹操和夏侯氏家族林湘萍老公,有着某种非常亲密的关系。
    但是在《三国志》里,陈寿却说:“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最关键的疑问是,作者陈寿狄青取旗,诸城汽车网是晋朝人,距离三国时代也不过几十年,当时的史料应该还是充分的施坦威钢琴。大家也都知道陈寿写《三国志》有一个原则,即没有确定的史料或者有矛盾的史料,宁可弃之不用,能下笔的必须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材料。《曹瞒传》所提到的曹操出身自夏侯氏,陈寿肯定是看见过、思考过,做过分析判断和取舍。如果在当时陈寿都不能够认定曹嵩的来历,出于对陈寿治学态度的尊重,那么这可能还真是一个问题。
    关于自己的出身,曹操自己其实是讳莫如深的。后来自己还专门写了一本《家传》解释自己的出身,说自己是曹叔振铎之后。曹振铎是谁?曹振铎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六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朝诸侯国曹国始封君。曹操觉得自己的祖宗是汉初开国元勋还不够,于是干脆说自己是周文王的后代里亚美。我觉得这个比曹参版本还要扯淡,且不说自己否定自己先前的说法,打了自己脸,何况找了一个还是姓曹潘朔端,对于一个过继子女的后代,这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曹操越是这样讳莫如深的态度,越是表现出曹操对于自己出身的自卑。因为那个年代正是地方豪强阶层崛起的时代,士族群体正在形成中。出身、门第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起步平台的高度和上限。曹操成功之后更是需要这份门第和身份的认同,巩固他在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和控制力。从后来曹操一系列求贤令来看,他自己对于门第出身是非常讨厌的,但是现实政治的需要,他也必须给自己找一个不仅仅是拿得出的祖宗四神煎,而且还必须是帝王之后。
    对于曹嵩被收养之前的那个家庭,应该不是一方名门大族,而三代都是中央高官的曹家,才是曹操开启一代事业的平台和起点。至于曹操本来姓什么,都不重要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