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k平台【足无‖第75期】江山《自然神论》:自然与自然的神化-足无三观

    【足无‖第75期】江山《自然神论》:自然与自然的神化-足无三观


    足无三观全球独家交流平台
    投稿邮箱:18923800127@163.com
    10440字,阅读12分钟祝您新春快乐!经 典 文 摘
    宇宙并非自始就有意志(如果说意志是某种非常重要的特定的话),但宇宙会创化、成长出它的意志,并且,这种意志还具有自我调整、修正、更正功能,终能使无目的、无价值的宇宙具出目的趋向。
    此大抵是诸相互助、互养之最高的呈显。
    (摘自江山《片思或说待秋时——思想札记(二)》第59节)
    人之为人达三观,应业从流九命全。他观生物得殊异,文化聚敛始有权。自观人域识状况,引事流程较短长。通观非人方向往,性智洞穿不二张。《三观喻》江山著/同构书
    《自然神论》绪言
    自然与自然的神化
    江山
    【江山简介】江山,字足无,号曳尾涂人,湖北浠水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任教清华大学法学院。治学宗旨:和圣贤体道悟本,谐天人守诚开新。学业主辞:阴本阳动,还原证成。著江山著作集13部及论文集等。

    一、自然:它的由来、意义、
    精巧、雅致、高妙、博厚与奇特
    自然,这个炽熟可煮耳的范畴,依然要我们去思索、琢磨、探究毒宠妹妹,去厘析和定义。何以至此?其因由所以不外乎:一者:此范畴所指之对象与我们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须臾无有自然,便须臾无有我们;二者,自然具有膨胀性,古来之自然延至今日,已非身感体受之所限,复杂而又多维态的自然,让我们的观念全然变衍,已无法肯定不移;三者,自然既是涵你我于其中的世界的称谓,也是一概念、范畴,以范畴言,它其实是人性自觉的产物,在人性觉悟无法固步自封的前提下,我们对自然的感悟定然是自足与还原证成的……以此言,自然的重新思考和言说,就成为必然的了。
    如此言表,自然实有二层义,一是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另一则是我们所言说的“这个”大千世界。居多情形下,余美颜我们所说的自然是言说中的自然,或说,其实是概念、范畴、观念意义上的自然,或说即“这个”世界。
    言说中的自然,并非一恒有的概念,亦不早于人类之先,而恰恰是与人类之“自我”观念相对应的范畴。只是计无施,这里的“自我”非指个体之己我,而当指血亲之群我。或可这样说,在人类出现之初,有相当长的时期,人类并没有自然的概念。原因是,生成这个概念的载体还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生成“自我”的观念。“自我”不能从这个可以被称谓自然的世界中分离出来,自然就不能成为一个观念和概念。
    然而,“自我”的事实并非不存在。几乎在动物状态下,甚或在植物的状态下,诸生命者都有“自我”的感觉和行为。问题在于,这样的感觉和行为无论怎样强势、强烈,还是不能让“自我”成为观念,而只是事实。因为,这样的感觉和行为是受本能支使的,它源之于在之起源的先天缺陷:各自为在、摄养以为在。或说是在的各自化和必得摄在以为养的强制力作用于初级神经系统的结果,亦即,它们完全是被动和受使的,没有任何主观能动的价值征兆。受本能驱使,亦是人类的固有情态,且这样的事实亦是一个漫长和持续的过程,不过,变化还是发生了。
    说不清何时、何地、何人开始了这样的变化,只能说它是一个渐慢渐进渐显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后续是,“自我”有了观念的意义和价值。现在,观念——经由大脑处理过的定势思维及知识——变成了“自我”之意识形态和制度设定的基础,因之,“自我”的行为和意志不再完全是本能使然,而是成为了某种定势思维和经验的合成物。
    至此,“自我”观念可谓脱颖而出,成为了对自身定位的质要。一当这样的定位成立,便意味着人对世界独立的开始。也恰恰是这一独立,才让“自我”之外的世界,成为了可观察和理解的对象,这便是自然之由来。
    “自我”分离于自然奇犽bg,反过来它又成为了规定自然之为何、之何为的依据,可说,有何种“自我”,便有何种自然。这便是人类自然观演绎的内核。
    我们已知,观念是思维和智慧的产物,或说,不同的思维形态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形态,而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发生的思维形态,亦是不同观念形态的生成业因。这里,至少有两种不同需要理解和解释。
    其一,以思维形态言,人类思维形态有过程和阶段的差异。以“自我”是否从自然世界中分离出来为标准,可判断前后两类不同的思维形态,其前,“自我”混含于自然之中,世界没有或很少有观念意义上的差别,故可视为一种“物我一体”的思维类型:本能为主导,智慧尚不足谋求分殊;其后,“自我”开始独立,并成为裁断世界、事物的标准,可其“自我”非其自主的“自我”,而是他因、被动的“自我”,这个他因、使者又在自然之中,是神秘、不可知的他者,它有意志和能力,是“自我”的主宰、决定者,“自我”只能通过猜测、摹仿、效法的方式去尊崇、追随这个他者,以求“自我”的生存机会,是为“猜测哲学”的思维类型。
    这是两个漫长的阶段,尤其是第一个阶段,几乎没有起始的前限。不过,再漫长也有终结之时,当猜测哲学将近尾声之时,“自我”终于有了全新的意义和出脱,它可以基本上依据自为、自限的标准和意义去定义世界、解释世界、建构世界,是为“解释哲学”。屈指算来,解释哲学作为一种思维类型,其生成的时间较短,满算不过五千年而已。当下,我们还在这解释哲学的形态之中,只是接近尾声罢了。
    其二,以地域差异言,人类的思维形态亦有界域化表达的必然。这样的差异受地理环境、人种构成、经济或生存方式及主观社会心理需求等前件影响,并因之造就,所以往往会反差强烈,终至必得用大于思维形态的范畴才足以表达,这个大于思维形态的范畴便是文化。这里,文化不必是思维本身,但思维的质地一定是文化的内质。
    思维形态的地域化,以及其所延伸的群域化,最终会致使自然的意义异质。依异质化样态言,人类有两个主要的异质样态显示了特定意义,一是东方思维模式,它视自然,特别是其本根、本原、本体为世界的终极决定者,而世界与自然本根、本原又同一不二,即体即用,世界没有外在,没有他者,任何具体的在、具体的自然均得经由形式化的过程而至还原本原自身。这种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要害在于:世界、自然是内部化的,没有外在或他者;世界,特别是在界是过程化的,其前途是还原证成本原的终善,每个在均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进而,在这一还原证成的过程中蔡甲,“自我”由于有了在的自觉和本原的体悟,使它不只是一般的参与者,更是诸在还原证成的责任者、义务者、领导者。其所为的还原证成,恰正是通过化除“自我”实现的。
    二是西方思维模式,它视自然为外在、外物,与“自我”分离二致,是其征服、掠夺、奴役、功利的对象,这一对象中也包括同类的他人,“自我”(在一些重要的哲学体系中,它被包装成了灵魂、理念、绝对精神)不幸被抛进了这个外在的自然世界中,受着物质和感觉的压迫、折磨,痛苦不堪,而“自我”又无力自拔,必得一个他者将其从中拯救、提拔出来,方为解脱。依据这一世界观,自然因是外在、外物,且是“自我”的痛苦之源,因此,就使有一天“自我”被他者拯救出来进了“天堂”,自然仍然会被搁置留守,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一种抛弃式的解脱。而在一些较极至的西方哲学思考中,“自我”的个体化一直延伸到了“天堂”世界之中,“自我”的依然故我,且以欲望的最大满足为“天堂”的质地解说,亦是其宣扬的主旨。
    大要言,思维形态的地域或群域差异,恰正是解释哲学的承载方式。其中,个性化或特殊化正好为解释的多样化出具了前提。不过,人既为同类,且其智慧的所源与所向又质定于公共之造,这就不免个性化、地域化、群域化只可能是解释的初级形式,其成熟态应当是超越个性和特殊性的。
    自然由“自我”反生出来,是人性显露的一种特殊方式。这是人由世界过程的中间插队进入,且又是智慧的在者的特殊前件所设定的。因为中间插入,所以容易忽视世界的完整和全部;因为有智慧,所以必然会有观念和理解。这个中间的始点便是“自我”,这个智慧的发端亦会因此而成。是以,自我中心之观念便自然而然,世界亦因此被判别、对待。所幸,智慧恰是本根、本原意志(简称原意志)的形式之显,终究它会还原本原、本根的真实、完满,这样的还原证成、完满与真实,正是解释哲学的未来,这种由此而往的思维形态可称为同构哲学,它是自足还原的思维形态。
    物我一体——猜测哲学——解释哲学——同构还原哲学,当是人类思维履历的过程。在这样的历程中,某些“自我”与自然的分割、断裂,并非真实和真知,只是思维的错觉和误判而已,随着历程的充裕,解释的回归定然是不移的前途。
    先且放下观念或言说中的自然,就无所不包的自然言,自然实可谓为世界的别称。世界者,依据我们容易把握和理解的便利,可分殊为三个层次:体界、相界、在界,亦可表述为体界、存界、用界,或简说为原、因、果。世界的殊别,其实并非果真如此,而是解说的便利所需。世界本无所谓分殊,体用不二、即体即用恰是真实之所然。不过,世界确有隐与显的别致,其在、其用、其果正是显之所在,而体、相或原、因亦正是隐之所在。世界的显,是本原、本根、本体形式化的结果。既已形式化,纵令它是本原、本根、本体本身,亦即是有了隔阂、阻滞、变异、异化的后果。这便意味着,世界因为形式化而有了残缺、缺陷和不完整。故知,残缺、缺陷、不完整正是在界的必具表征,不可否认和隐蔽。世界之有问题、有缺陷,恰是世界形式化的必然,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基设地被月季,问题在于,面对这一基设会有什么样的逻辑演绎。
    设若我们仅以在或形式本身为世界之解说的起点,而不顾及或根本就否认原、因的绝对性,则很容易放大形式和在的绝对性,进而将缺陷、残缺视为痛苦、压迫予以敌视。对智慧者言,形式与在的绝对,即是自我的绝对,这便是存在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的由来所以。反之,若以原、因、果或体、相、在的完整为世界的理解,则会看淡形式与在的意义,会理解在的虚假与铺张,而尊宠本原的绝对。
    很显然,前一种演绎是断裂与分割,它不可能导致完整与全义,后一种演绎则否,它的意涵可表之如此:说世界即自然,乃在于,说自者,是视全部世界为自身、为内部,没有外在,没有他者;说然者,是说如此而已,故自然意即世界的本原、本根与它的形式之间并无差别,不过表达的形、质不同而已,亦即同一不二也。又或说,然者,成就也、成全也、完善也,故自然者,即自身如此、自我完善、自我成全、自我实现。此表明,世界的三界同构,恰是自然本身,在是原的形式化,是自然之意;在的缺陷与残缺亦不外自然所指;更重要的是,在既是原的形式化,它便必有还原为原的必然性。这样的必然,正是自然之过程化的价值所在,其中,在会在过程中出现构成的特化,这样的特化会突破形式的禁锢、隔阂、阻滞,进而化除形式,还原证成本根的完满、全义。以此,自然的真谛即:自身无外、形残出缺、还原证成、自然而然。
    世界因其所自和所然,故说为自然——自身如此。自然即世界,世界即自然,由此而为说。通观世界之所自与所然,不难理解世界的质地品性,这种品性或属性可由两层表述之。
    依体、相、在或原、因、果的内在关联性、必然性言,世界具有本然性。即,世界的内部化、与其还原证成的过程逻辑是本身自然的,非外力强加,亦非可以忽略不见。不正视和理解、把握世界的本然性,便不得世界之完整与全义。
    依在为诸相所同构,果为诸因所暂且同一言,在是原与因的物化,故有物理。所谓物理即构成之理,原与因被限制之理,诸相化合、消长、含摄、予夺之理,它成就诸在的形式、构成、运动、变化、衍绎之所以,亦成就诸在、诸物之功能、价值的表达。
    物理为在界或物化之特定,不及于体界与相界,但却是体、相的延伸。故说,物理是物之理,亦是物物之理。进而故知,仅知物理,不足以理解和把握世界。因为它只是世界的部份或局域之理,而要完整、全义地理解和把握世界,还必须要有世界之本然性的觉悟和理解。世界是本然性与物理性的同一与同构,分割别致必不得要领。
    在只是自然的局域之所,应是我们的经验与常识,不过,这应然之事并不为我们所会意。在“自我”的笼罩下,我们更愿意理解和关注近前的事、物、境、意,我们更愿意依现象产生知识和经验。于是,以“自我”为中心垂笑君子兰,我们的经验和知识呈出了放射状的建构与罗置,各种“自我”中心的学说、理论以及它的变种理论、学说,依然是当今世界观念的主流,所谓主体性、人类中心主义、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尽该如此。所幸,在东方的性智觉之外,西方的物理之义也已指向了诸在、诸物的背后,通过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中子、夸克、超弦诸形式的同一解说,人们已渐慢地有了物理的把握:原来,复杂多维、变化万千的物化世界,竟然同质同因!
    由相而超弦,由超弦而夸克、电子,由夸克而质子、中子,由质子、中子、电子而原子,由原子而分子……由轻元素到重元素,由无机到有机,由金属到生命,由神经到智慧,由生命到人类,无一不是诸相同原、结果同因、诸相互助、互养、同构、自足的衍绎自化。诸相的量维与作用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诸在、诸物、诸形式的异彩纷呈。无论其美、无论其大、无论其小、无论其巨、无论其微、无论其异、无论其特、无论其暴、无论其静、无论其溢、无论其固、无论其炽、无论其寒、无论其坚、无论其柔,在在同因同原,这就是自然。观万物诸在,其藏用显仁之往复,其深玄希几之神通怀宁房产网,均包含了无尽的精巧、雅致、高妙、博厚与奇特,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物理性的还原求解,已成为当今人类知识和智慧运动的主流,不可一世的现代物理学恰是这种主流的先锋之潮。问题是,几乎完全相同的结论并非只有物理才能得出,现代物理学如此铺张、如此消耗所获得的结论,早已在一千至几千年前就被东方哲人明确地表达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聚则成形,散则为气。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丑后倾国,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我用自己的原质,再三把群有(万物)创生,群有皆不由自主,是因受原质的时空頔怎么读。……在我的监督之下,原质产生了动静之物……宇宙才会周而往复。
    诸缘集聚则有,诸缘离散则无。(华严经)
    一念三千,十法互具,五蕴世间。(天台宗)
    一切万有,mtk平台乃因缘和合而生。(三论宗)
    阿赖耶识变现即为大千世界。(唯识宗)
    一切万法,有为无为,由一如来藏变现书连小说网,万法互相融通,为一大缘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相入相即,圆融无碍。(华严宗)
    诚一于理,无所间杂,则天地人物,古今后世,融彻洞达,一体而已。(程伊川:《中庸解》)
    所以然者,万物一理故也。(程伊川:《粹言·论学篇》)
    《西铭》理一而分殊,……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程伊川:《粹言·论书篇》)
    散之在理,则有万殊;传之在道,则无二致。絪缊交感,变化无穷。形受其生,神一发其智,情伪出焉,万绪起焉。(程伊川:《易序》)
    《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程明道:《明道语录》)
    气聚而成形也。……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吴宝春。……自万物观之,则万物各一其性,而万物一太极也。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所谓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者……(朱子:《太极图说附解》)
    如此之类,丰茂于东方的思想体系与文化之中,所异者,是获得的路径差异。东方哲人从5000年前即已开始依性智觉的觉悟和本然性的逻辑去追根寻原,还原自然本根的完善,揭橥世界内部性的完整。这样的完善与完整,以其内部无外,自足同构的基设而体悟,以生命的修为而证成,故而真实有效,亦有了时空的超越。
    二、自然的神化
    自身如此、内涵无外、形残出缺、还原证成、自然而然,即是自然本根的意志和必然。所谓体用不二、即体即用便是此意。东方哲学所知会的本体、本根、本原,不要说人域世界的他地异域,即便东方自身,亦非是一蹴而就所获得的真如觉悟,它实有一由简而繁、由表而里、由浅而深、由假而真的演绎过程。这一渐慢过程中,视之为本体而有义理的价值与意义,是很晚近才有的事,约略不会越出5000年之外。此前及此后的相当时程中,地球上大多数地域,均视世界之绝对者为神、神灵、神秘。
    世界的神秘化,是人类演绎过程中的不二之境,它无法逃避和超越。其所以者,得归结为前述的人类思维形态的逻辑。人类源之于物我一体,无有自我之观念与意识,一切听命于自在法则与本能,当然就不会有关于世界之绝对者的思考。一当步入猜测哲学之境,自我便开始以最简单的方式呈显出来,亦便有了试图去掌控环境、生存的欲求,然而,在只能依赖力能去满足欲求,而其力能又非常有限的前提下,这样的自我只能委曲求全、变形表达。诸多可欲不可为之事,诸多纷呈不可解之事,诸多神秘不可喻之事,无不压迫着人类嫩稚的心灵。欲求的炽盛与能力的低下所形成的结纽——诸不可为、不可解、不可喻的背后,其实是有主宰者的意志与强力,于是,这样的困顿——最终纠结为了一个核心概念:神。可见,所谓神即诸不可喻、不可知、不可解之背景的称谓。它可以是位格的,也可以是义理的。依逻辑,人类的早期历史中,位格化居多。神的出现缓释了早期人类的智力困苦与观念穷困,也开拓了人类生存的空间。人被神所覆盖、掩蔽、收藏,成为了被动者、使动者,这反致更利于自我的行为和向往。至少,当人类相互间出现了竞争、冲突之时,如果一定要分出强者和弱者的话,它很容易使强弱双方各自获得心灵的安顿:强者的肆意与成功是神的奖赏,弱者的失败与困厄是神的惩罚,此外还可以祈求神的慰藉。至于说打着神的旗号去为所欲为,彰显个体或群体自我之恶欲之类,那就更是人神交结中的卑劣现象。
    猜测哲学的思维能动,开启了人类智慧成就中的神灵观念、神秘主义思维和主宰者理论,亦是人类开始演绎其文明、文化体系的端点。从此,神成了人为世界的主宰者、绝对者、支配者,乃至于缔造者。它是一切之一切的总原因,也是一切之一切的总意志,一切之一切的总解释。从中,人类和它的自我获得了荫护,也成全了思考的简单向往——无需复杂的脑功能作为,即可满足其生存、存在的需要。
    猜测哲学为所有的人提供了观念和感觉的范本,结果是地球上无有例外地有了相同或镜像的神灵意识与观念,而且,愈是早期,这样的观念和意识现象愈是绝对化。除却绝对性之外,这些早期的观念还有线性化、感觉化、短程化、物化的表征。主宰者、绝对者无所不在,可以直接决定、干预人们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干预和决定的真实性、实时性、显性化同样确定,因之,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神灵和它的意志,必须始终保持高标度的尊敬和虔诚,必须用最好的物利去讨好、奉承神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神灵观念的线性化、感觉化、物化、短程化,结果必然是泛神论,用泰勒的表达,即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亦即自然或世界的完全神化沙鲁克汗。现在,自然的精巧、雅致、高妙、博厚与奇特都成了神的杰作和神意。此表明,人类因于自我的需要所塑造出来的神灵观念,不仅荫护了自我的萌芽,更是人类观察、理解、解释自然和世界的开始,亦是这观察、理解、解释的根据。于是,解释与理解的神化也就成了人类智慧运动的必由之路。当我们只能以神为标准和依据去理解世界、理解自然的时候,神就是我们的全部思想和学说以及文化、文明本身。这是自然和世界被神圣化的原因。在神圣化的背景下,即便我们的思维能动和智力能力有了自圆其说的可能,却也无法逃离被神标的结果。其间,既有惯性的力量,亦有的确说之不清的缺失。是以,我们惯于以神、神圣的名义去纲领我们的思想、理论、观念、学说,我们亦由此获得安顿和落实。
    神及其观念的起源是自然化的,是自然的博厚、神秘、强势施于智慧初级的人类,而其印证、承对不足以同态,以致畏惧、顺从的现象。当然,也正是这样印证和承对的困顿、不足,才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由是便有了人类的还原证成之路。以此我们便知,所谓神,在其发端和前期,均是自然的,故说为自然神。
    自然神之说,其原由所以当如此。可见,这里的神,是一个依惯性借用的概念,它有全方位本根指称所具有的全部意义。或说,它的确包括所有具有主宰、支配、缔造、位格的属性,亦指意非外在的本原、本根、本体。以此为说,便于我们理解自然本根主题的连贯性、完整性。
    依概念的质地言,最早期的自然神,其所出是地域性或群域性的,特别是血亲群乃其滋生的单元。彼时,每个血亲群域的神并不具有解释完整自然、完整世界的功能,它们只需要直接解释各群生存事务本身即可,并且,这些神几乎全都被物化,即图腾化。血亲群从有灵的万物中选取一个特定的物——多数为有机的动物、植物,少数为无机的他物——认可其为本群的最高主宰者,即可实现生存的需求。这样的神——不具备完整世界的解释功能,以及被特殊物化的神——虽然每个群体都有,却缺失功能与价值的通约性,是以只能定义为原始自然神。
    其后,有些地区若干群被政治地域化的潮流所掩息,有些地区虽没有政治上的地域化,而其文化的地域化却趋势明显,结果,原始自然神渐行退出舞台,让位给了后来者。问题是,这样的后来者由于地域差异、社群行为方式差异等原因,不再保持原有的形式同一性,而有了体质、形貌分致的可能性。一些地区,其自然的意义和价值依然有效,只是固有的图腾、拜物对象被高度抽象并广普化,从而具有了地域的意义和价值,其中,某些自然物——那些被所有群域所共同熟知的自然物——如太阳、月亮、天空、星辰、雷电、风、洪水之类,被拟作为了新的神谓,诸他实物神,如猪、狗、马等大多隐退,或置于了新神之下定王妃。这些新神是自然化的,依然未离自然物的窠臼,只是更抽象、更广普罢了,是为自然神(狭义)。
    自然神之外,还有一类神与之同时或稍晚时间生成,这便是原神。原神者,某血亲群集团之自然神的扩大化。其生成条件是,社会形态和构成体系被迫强盗化,种族征服、竞争激烈,其博弈过程中,成功者会自动将其所信奉的群域自然神扩大化,使之成为与世俗社会界域相当的统治者。由于原神是征服与竞争的标志,所以它得以力能为其神性,故亦可说,原神是强盗社会中成功者或强者的神。
    以此便知,自然神、原神当为人类精神形态中的第二代神。
    至于第三代神,则可分出至少三种类型。
    其一,强盗社会中,其强者以其征服的成功制造出了原神,可此原神并不能为所有人接受,它的暴力倾向与力能至尚的表征,它的非道德化统治于其弱者群体十分的不舒服,难以一统天下恶童日记。为此,强盗社会中的弱者必得要另辟路径,建构起自适的精神体系。结果,他们在原神观念和体系发生动摇的时候,乘机建构出了新一代神,这便是宗教神。宗教神为弱者人群所衷情,故其功利性与伦理性表达明显。
    其二,原神的强势不可永恒不变,特别是这个神系是由强盗中的强者们所建构的,它几乎从一开始就隐藏了被怀疑、被反叛、被祛魅的危机,延至英雄时代末期,这样的危机终于爆发,最后,原神体系只得崩溃。在原神体系行将坍塌之际,强盗社会中的强者群体的精神体格其实也已自我成长成形,他们所具有的自我意识及其智慧的判断、选择能力大抵可应付生存而有勺余。智慧的高度发达与自我意识的全新理解,正是原神体系崩溃的真实原因。现在,人们可以依自为的理论、学说、道理、观念去理解世界、解释世界,神之于世界解释、规定的终极性被怀疑、被放弃,于是,世界由神性的变为了人性的,人力解释的。最终神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人类自我编剧、策划、导演、演绎、观看的文明、文化剧全面开展了。在这全力人为、人性化的解释和理解中,强者中的哲人们抓住了一个核心概念:理性。他们全力使之抽象、超拔,最后演绎出一个近似于神的绝对概念:理念(相),并依之构筑了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人性之善的抽象与义理化。其大意是,每个人都是自我的,当诸自我必得发生关联关系时,完善的自我得善于决定何种方式才最有利于自我。这种方式的要害是:出让适当的好处、利益予相对者,才能自利最大化。基于这种导致善好的思维能力,哲人推定,一定是有一种最本质的善驻守于每个自我之中,并引导自我做出这样的选择与判断,因此,这个每个自我都共有的善,便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本源概念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在失去神的绝对之后的自我解说诉求,同时,它以善为核心,这恰好也规定了人类自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基设,因而是合理与终极性的。以此,当称此种哲学为理性义理神论。其学理核心,即理性义理神。理性义理神论亦称道德理性主义哲学,自柏拉图创建以来,一直是西方哲学和思辨思维的主流,不仅于哲学界、思想界发展兴旺,亦对自然哲学、主体构成性的法律体系、制度文明诸域有明显影响。
    其三,东方社会——约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前——因于某些先哲的慧悟,在自然神的基础上做出了跳跃式的思考,他们从物化的自然神中抽象出义理化的范畴,以之为解释世界源起、演绎、变化归宿的总根总原。伏羲的“八卦”学说占了这种义理化解释的先机。八卦从自然世界中抽象出了八个符号,作为世界构成、存在方式的八条基本原则,然后以之去理解世界、把握世界。这实在是一个破天荒的创举和开启。从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使与被使的关系,而是人类主动参与之过程的实现俞斯亮。再往后,我们也看到了约产生于前1600年前后的印度的自然义理神论。它们直觉出世界有其本原、本根,名为大梵、神我,一切有形的在均为这神我、大梵的衍化,或说他们视物的世界为这根、原的形式、假象,从而一揽子解决了自我的偏妄、虚假,并指明了所有自我回归真如、神我大梵、道、理的不归路。自然神的抽象与思辨化,使自然神得以脱去物器的沉重,实现了义理的轻扬与超越,是为自然的义理神。后世,依此自然义理神的绝对,演绎出了诸流派与学理体系,然其质要却始终如一:世界是内部化的,故体用不二;世界也是还原证成的,故即体即用。自然义理神论有印度和中国两个地域样态,而中国的自然义理神论又可进而分解为五个分支类型。
    上述第三代神几乎都是义理化的,即人为解说而成立的神论体系,与前两代神有本质差别。尤其是后两种义理神论,已经完全没有了位格、控制、统治的意义和功能。主旨在于世界的本根、本原、本体的思考、辨析、体悟,是以,可视为人类智慧作为的初级成果,它将有助于人类的自我成就和自我超越,为更高级的思考铺设基础。义理神的兴起正好与人类思维形态的第二个类型——解释哲学同步,故得置于解释哲学之中,才能更好理解。
    本书研究自然神,实是试图还原东方思想的真本质要;此外,东方思想的世界内部化与还原证成的价值判断不只是东方的智慧,更是世界之为世界、人之所以为人的要害之所在,理解现代物理学,更能确知其判断的真实与透彻;因此最后,以自然神为主线,顺便清理诸与自然本根之价值意志相关的思想及观念,将有助于重新设定人类自我超越的平台和场景。
    END
    下期提示
    同构:思想短札(一)
    新春佳节/吉犬守岁
    HAPPY NEW YEAR
    电话:梧桐 13928409906
    长按识别,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