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f98出招表【跟我听音乐4】莫扎特——上帝留在人间的“玩偶”-南理马千

    【跟我听音乐4】莫扎特——上帝留在人间的“玩偶”-南理马千



    莫扎特!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响亮了,即使是你从未接触过古典音乐,也一定知道这个名字。因为他是莫扎特。今天我们就在他的音乐伴随下聊聊这位神奇的天才。
    一直都特别喜欢莫扎特的早期作品,结构简单,乐句精炼,技术难度也低,但是能把这么简单的东西写得这么美妙才叫绝,哪怕是最单纯的音阶或者琶音,在莫扎特笔下都变得神采飞扬,我想这才是一个上帝宠儿的天赋的真正体现吧。听过或者是弹过莫扎特的那首著名的C大调钢琴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的朋友一定领略了莫扎特的这种对简单的旋律进行演绎的能力。莫扎特的音乐原本就是童真的,而童年的莫扎特的作品就是童真的那部分最纯最稚的本原了。
    在我聆听古典音乐的历程里,起初吸引我的是那些美妙的声音,后来发现使我更加沉迷其中的是这些声音背后的故事,什么样的人可以写出如此的音乐?作曲家是在经历了什么才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作品的?音乐史,比古典音乐本身更让我着迷,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都有同样的感受。从巴赫的生平经历可以管窥他作品的理性也许来源于他的职位,贝多芬的作品从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就能听到他的一生遭遇,你甚至可以从这些作品中听到这个时期的贝多芬在想什么。然而,莫扎特却不同,非常不同!你无法用莫扎特的人生经历来解读他的任何一部音乐作品,更加无法得知他在想什么。莫扎特是古典音乐界的一个巨大的谜。解读他,不亚于一个火星人要弄懂哥德巴赫猜想,或利用繁难的公式解析费马大定律。
    对于莫扎特和莫扎特的音乐,很多音乐爱好者还包括很多专业音乐人,都长期不得要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对莫扎特的生平知之甚少千里起解,相反,我们知道他一生的经历,而且我们还能看到他的亲笔书信,然而我们的疑问是:莫扎特音乐中,那么多清澈、深邃的美感是从哪儿来的?要知道他在书信里经常讲粗话栟茶中学,音乐与书信判若两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青春色彩与快乐欣悦?他的一生明明过得很不如意,而且英年早逝。仅仅35岁啊,这是多少作曲家正当作品高产量的年龄广西狼兵,最辉煌的年龄啊,而莫扎特这个时候已经离开了人间。

    后来,我悟了,也许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我们之所以无法把莫扎特的生平跟他的作品联系起来,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跳出一个大前提——莫扎特是一个“人”。其实我们都错了,莫扎特根本不是一个普通“人”。对于莫扎特而言,人世间的苦痛与伤悲完全不是“欢乐”的对立面,人生在世也没必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莫扎特的作品里没有“人”的那种可称为生物的气味,他说的不是人间的烦心事。与其把他留在世俗的人间,我宁愿把他放入神界,予以供奉。让我们抹去维也纳某条街巷莫扎特所居住的门牌号,不再去苦苦寻找他每一个乐章的真正凭证,不再去追问他的音乐为什么会如此撩人心扉,无数次魔术般地唤起人性、生命里纯粹属于声音的美感。所有来到莫扎特故居前的人都会怅然若失,感慨这位来自神界的凡人。所以黄金角蛙,我更喜欢把莫扎特看作是上帝留在人间的“玩偶”——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身材矮小,更主要是因为他那爽朗的笑声与乐观的态度。他本不属于人世,他是上帝在人间苦难与痛楚之中留下的一粒快乐的种子,一个永远让人感到童真与欢乐的“玩偶”。
    “无论是作为一位艺术家,或是一位音乐家北宋悠闲生活,莫扎特都必须不属于这个世俗人间。”——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
    1993 年,两位神经科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罗斯彻与加州大学的肖在实验中发现,大学生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这两位科学家还在旧金山举行的认知神经学研讨会上说,莫扎特奏鸣曲也能提高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从此之后,莫扎特音乐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研究就在科学界展开,人们称之为“莫扎特效应”。当然也有科学家提出质疑,认为“莫扎特效应”的产生只是因为音乐能让人的情绪变好汪氏敏清,或者这与莫扎特作品独特的节奏有关。有研究发现,这些节奏与人类大脑的一些节奏周期相符。但是,不管“莫扎特效应”的奥秘是什么,莫扎特音乐已在临床上应用,还包括胎教。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在听了莫扎特奏鸣曲后,其空间推理和社交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莫扎特音乐还被发现能缓解严重癫痫患者疾病发作的症状蕾西·班哈德,而其他音乐却不能。这种力量究竟来自何方?至少,这种力量不属于人间。

    我们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嘈杂,噪音太多且无处不在黄氏延绿轩。精神些许颓丧与茫然的当代人,更加需要声音美感来抚慰。然而,人们却在此时选择了被声音占据、被声音迷惑,所以,跟着追求复杂配器与宏大编制的马勒一起入了“魔”,这也许就是马勒在近年成为世界交响乐被演出最多的作曲家的原因。还包括布鲁克纳,马勒和布鲁克纳的演出频率慢慢地超过了贝多芬。而莫扎特的交响曲被演出的次数,从来没有超过这些人。人们对莫扎特的精神需求日渐衰退,对于天才的欣赏程度在降低,尤其是人们已有些不太习惯本真的“欢乐”。莫扎特的音乐是不可能作为纳粹德国时期士兵进军的号角手递手报纸,但贝多芬的音乐能,因为贝多芬的音乐能“发动”民众,马勒的音乐也可以。莫扎特的音乐是最接近心灵与生命的天然成分。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留有一片净土,那里面珍藏的是不被察觉的种种情愫,比如暗恋,比如初恋。莫扎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心灵恋人,我们不是每天都能与他见面温州云阅卷,但每次见到都会百感交集,因为他问到了我们最痛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他那般琅琅地歌唱kof98出招表?像他那般爽爽地大笑?是因为我们的耳朵里睡了魔鬼吗?莫扎特来了,为什么我们只开了一条门缝,最后一道门却被默默锁紧?

    西方音乐史对贝多芬的评价非常高,认为贝多芬代表了整个西方文化的精神,贝多芬的音乐是西方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假设有一个火星人来到我们地球,他怀着好奇心,想探索这个行星上最深邃的文化,把最能代表我们文化的最高荣誉和最能反映人类研究成果的‘稀世珍宝’带回去,我将毫不迟疑地把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推荐给他。”——肯特纳(Louis Kentner)西方人的内心始终是痛苦的,不论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上帝与尘世的鸿沟,还是渴求从肉体的苦修中赢取神圣之光的传统,都使得贝多芬这种从苦痛中赢取欢乐最大化地代表了西方文化。莫扎特完全不属于这个传统。莫扎特的心灵是欢愉的,是涵盖了伟大的包容的善与美。莫扎特的内心从来不懂得仇恨,永远用一个“玩偶”的心态来看待这个尘世。即使是萨列里这位嫉妒他才华的宫廷乐师对他职业生涯的阻挠骚扰了他,也只是使他有些烦心而已。莫扎特根本不在意这些。当然,关于萨列里的嫉妒,人们一般是从1984年奥斯卡电影《莫扎特传》中得来的,但事实上并没有可靠的证据为佐,只是一种猜测。因为萨列里在那个时代的地位很高,并且他扶持了很多音乐家成就功名,唯独没有帮助莫扎特,为什么?也许是我们冤枉了萨列里,也许他们之间还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也许是萨列里也发现莫扎特不属于这个尘世,所以不能用世俗对待其他音乐人才的方式来同样对待莫扎特。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是钢琴文献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没有那么多的技术负担,也没有那么多的和弦,对于小孩子是非常好的教材。但是,莫扎特的作品又公认是最难演奏的曲目。大钢琴家们演奏,小孩子也弹。当然音乐理解的深度也就不一样了。很多的演奏大师在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是非常紧张的,第一个音总是很难下手。莫扎特以那样的心智、敏感,极其成熟地感受到生活的一切,甚至生活后面的东西,但他又保持了一颗童心快典网,就像家里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孩子,家长是不知所措的,无法猜测这个孩子要做什么。这个矛盾就喻示了后来演奏莫扎特音乐的困难。像施纳贝尔、巴克豪斯等大师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极棒,成熟有余的牛郎小情人,但总好像不是莫扎特的全部。而古尔德,同样是钢琴大师,我认为他演奏莫扎特简直就是一种灾难。杰里韦斯特弹奏贝多芬、肖邦的作品,演绎你自己就成立了,区别只是夸张些还是内敛些关雪盈,浮躁些还是沉静些,这都是成人的世界。但弹奏莫扎特怎么都不对,有不少演奏家的演奏留有仔细推敲过的痕迹。所以里赫特说过,弹奏莫扎特经常是:手放上去(键盘上),又放下来,拿不准那个感觉。到现在为止,我就觉得较为接近莫扎特的反而是一些女性钢琴家,她们更多是凭直觉,而不是理性。比如海布勒,她从小在维也纳生活,后来专注于演奏莫扎特和舒伯特的作品,至少她的演奏达到形似,那些敏感、优雅都很到位。太粗壮肯定不像莫扎特,太雕琢又是成熟的推敲。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往往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思想负担,音乐技术也不是特别难,演奏莫扎特作品时就非常自然、朴素、天真,反而容易抓住莫扎特的特点。然而,时下的钢琴比赛大都偏向小孩曲目的难度,还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让他们弹肖邦、贝多芬,甚至是李斯特,我就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周海宏教授主讲的一期《音乐公开课》节目中一位10岁的小男孩表演李斯特的《钟》,试问他们能理解这些乐曲多少?难道钢琴比赛就是为了炫技?令人无奈的是,当别的孩子的比赛曲目都是肖邦《黑键》、贝多芬《暴风骤雨》之类时,你的参赛曲目是莫扎特奏鸣曲,评委的第一印象就是你学琴时间没他们久,技术上没他们成熟。为了获奖,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当下的钢琴教育取向被引向了一个畸形的发展路径,这其实跟社会发展的畸形与浮躁是分不开的。

    莫扎特是一个超级神童,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各个皇宫展示他的才艺,他就像一个“玩偶”,玩偶有被宠爱的一面,也有失落的一面。他出入宫廷,得到掌声,生活在如此炫目、奢靡之中,但实际上这一切都不属于他,他与此是有距离感的。长大之后,人们不再把他当作天才看待了,莫扎特也同别人一样要靠写作生活,但在内心他一直维系着这样的心态,就是玩偶的心态,以天真的目光看待他所要面对的一切,他真正明白了只有在自己的音乐中是最愉快的。因此很多人认为莫扎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的音乐永远带着童真的欢笑。
    莫扎特,作为上帝留在人间的“玩偶”,看上去永远都是那么的欢乐,然而在这个“玩偶”的内心深处却是孤独的,悲伤的。在我们眼中,莫扎特是“玩偶”,而在莫扎特眼中,你们大家都是“玩偶”,你们都不明白而我明白,这才使他悲伤。所以,每每想到这里,在听莫扎特的音乐时就总会有一丝隐隐的伤感,微笑背后的伤感。莫扎特音乐不属于西方痛苦对立的传统黛玉晴雯子,但却有一种东方人可以称之为“智慧”的欢乐。这也许正是莫扎特不再是西方音乐意义上的“神”的原因。

    不论你是怎么看待莫扎特的,不论你是如何解读这个音乐天才之谜的,也不论你是如何感受他的音乐的,让我们敞开心扉,打开心灵最深处的那道门,请莫扎特进来,让这个“玩偶”在这里尽情歌唱,让莫扎特的音符和莫扎特的欢乐在这里放情激荡!
    欢迎关注公众号:南理马千

    长按图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