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俏【读书札记】关于“仇恨”的探讨-芝兰悦读

    【读书札记】关于“仇恨”的探讨-芝兰悦读


    读书札记
    《伍子胥列传》读书札记
    原题回放
    7 July 2018
    一篇大传,以吴国、楚国为主,兼涉鲁、晋、郑、秦诸多国家,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伍子胥为主,又兼涉太子建、白公胜、太宰嚭、申包胥、夫概等诸多人物。其中光杀父之仇就有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一对不解之仇;伍子胥与平王的一对深仇大恨;郧公与平王的杀父之仇;白公与郑王、子西的生死之恨,相互穿插,节奏紧凑,有条不紊大闯五台山。诚如太史公所说,怨毒对于人来说实在是太厉害了。本期探讨话题:如何看待“仇恨”?
    同题写作PK
    钟佳岑
    蒋雨菲1
    伍子胥恩仇录
    李达中学172班 钟佳岑
    伍子胥,何人也?是将吴国推上霸主地位的大功臣,是颠覆楚国以报当年父兄冤死之仇的大英雄,无论是忍辱负重地复仇成功还是在临死之际要亲眼见证越国灭吴时悲愤的预言,都让他在一众“留取丹心照汉青”的忠臣君子中脱颖而出,他代表着在强权压迫下奋力抗争的勇士,世人皆道他将一生活得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伍子胥“恩仇录”里,但在我看来芳纶头盔,在这部“恩仇录”里,伍子胥只是一个被仇恨扭曲的悲剧人物。
    伍子胥对于楚国的仇恨源于他的父亲,当年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连带伍氏全家因为楚平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而冤死,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礼记 檀弓》中“子夏问于孔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意思就是睡在草垫子上,拿盾牌当枕头,在朝堂集市上遇到他,就算赤手空拳也不能放过他,虽不知真假,但也足以一窥古人对于父母之仇近乎狠戾的坚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就是生命的源头,是与过去唯一的联系,楚平王杀伍子胥的父亲,就相当于斩了他的根,更何况他的兄长替他去陪父亲赴死前还特意嘱咐他“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如果伍子胥苟且偷生辜负兄长苦心,那他才真是妄为人子了,关键是,伍子胥该如何报仇?
    伍子胥是用一个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楚国来祭奠他父兄的。阖庐九年,他与大名鼎鼎的孙武大破楚国,如果不是申包胥力挽狂澜,那个昔日威风凛凛的楚国也许就彻底消失了,这场浩劫中遭殃的不仅是楚国的王室贵族,更多的是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伍子胥是疯了吗?那可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楚国啊,花枝俏他明知吴国的野心和战争的残酷,却三番五次地请命攻楚。若他只是平民百姓尚可理解,可伍子胥却出身楚国官宦世家,对于楚国的感情应是很深的,他又何苦至此呢?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出身,他自小就受到世族公子的精英教育,他自身也天资聪颖,“伍奢有二子,皆贤”,从后期表现来看,他是个难得的军政全才,不出意外的话他说不定能让楚国复兴,这样的人难免带点傲气,可转瞬之间,父兄惨死,自己从意气风发的贵公子变成一夜白头的通缉犯,这样的落差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都难以接受,更何况伍子胥呢?他怎么可能会忘记那些屈辱的过去,十几年来他都被仇恨和屈辱所包围,要不然也不会做出这样突破底线,失去理智的事,他越是需要忍耐克己,便越压抑,他父亲说他“刚戾忍訽”多矛盾啊!他刚烈勇猛,是个直来直去的汉子墟鼎,有仇必报强制兽婚,这样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又怎么能忍受得了屈辱呢?说明他的忍是聪明的忍,是权宜之计,他知道只有忍耐默默等待时机才有可能报仇,他的忍耐只是把他的刚戾藏得更深,当一个人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始终被仇恨、怨毒、屈辱等负面情绪所萦绕,他或许会被这些情绪所激励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但他的性格和灵魂却会发生不可逆的扭曲,他的仇恨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增无减艾迪希洛,从最开始对平王的仇恨,上升至对楚王所代表的楚国的仇恨,他的复仇之旅就此走上不归路。
    而这一切在他鞭尸楚平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开始“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 伍子胥原先只想找楚昭王(平王与秦女的孩子),让他父债子还,可昭王早已出逃,伍子胥便只能“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以发泄自己的怒火,掘墓就己经够缺德的了,“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慎终追远”,在古人眼中,生与死都是神圣的,富有仪式感的,要不然怎么说盗墓贼是下九流,别说是君主的墓,你去刨个平民人家的祖坟试试,别人不剁了你,更别说是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军队千百双眼睛,以昔日臣子的身份鞭尸堂堂一国君主,这时的他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被郁积已久的仇恨所冲倒,当一头白发的伍子胥扬手一鞭鞭鞭向楚平王僵硬的尸体时,他的脑海又在想些什么呢?冤死的父亲,长兄的最后嘱咐,还是他自己这半生的忍辱负重?再次踏上楚国的土地,父兄被斩,楚国己不是那个他有着归属感的楚国了,他也不是当年那个怀着远大理想的伍子胥了,他要颠覆楚国,不仅是雪父兄冤死之耻,更是想要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忍辱负重一个交待,也可以说是想要救赎自己,但他得到解脱了吗?伍子胥和旧友申包胥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躲在山中的申包胥派人来指责伍子胥报仇报得太过份了,有逆于天道,但性格暴烈的伍子胥并没有怼回去,而是淡淡地说:“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曰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龙之藏。”意思就是替我谢过申包胥的好意力鼎茶,向他致歉,就说我年岁己高,而复仇心切,就像太阳快要落下但路途仍遥遥无期,所以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出来。伍子胥何尝不知他是在做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甚至突破底线的事,但他没有选择,钟若涵他己经老了,他必须完成自己的使命。更耐人寻味的是他说的“吾日暮途远”,他真的老了吗?比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和永远想念属于自己的铁马冰河不服老的廉颇,他不算老,吴王还没有称霸,属于他的时代还长着呢,但他却说自己老了,他不是身老了,只是心老了,他复仇的使命己经完成,接下来是报吴王赏识之恩了,所以在他被小人陷害赐死时,他没有选择逃跑,为什么?他本可以靠着自己的才能在别国照样活得风声水起,孔子可以,苏秦张仪之辈可以,他伍子胥就不可以吗?因为孔子有自己的礼要兴,纵横家们有功名要成,他们都有存在的意义,但他伍子胥没有了,他的初心在经年累月的仇恨中被消磨掉了,待他大仇得报,他活下去的意义只是为了报恩时,当年说要分他半壁江山的君王如今竟要将他见赐死,他活下去还有什么价值呢?于是他留给世人的只有一句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扶吾眼县吴东门之上贝纳颂,以观越寇之人灭吴也色拉英语,”他成功的预言就是他对吴王的报复,对吴王代表的吴国的报复,于是夫差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也让他不得善终,至死,伍子胥都没有得到救赎,也没有真正解脱。
    既然仇恨可以扭曲一个人的灵魂,那我们是否能淡忘仇恨?怎么可能?说来轻巧,但有些血海深仇岂是三言两语就能一笑泯恩仇的,杀父杀母之仇,你能忘吗?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所受的耻辱,你敢忘吗甘鞭?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仇恨呢?我想到了《基督山恩仇录》里的基督山伯爵,他在大婚之日被人陷害入狱,如果不是博士泄露天机助他出逃并得到大量财富,他可能就不明不白的死在狱中,当他成为首富凯旋归来时,他仗着钱权将曾经的仇人一个个玩弄于鼓掌之间,但他面对曾经的爱人时,他又变成了过去的唐泰斯,最后他选择带着真心爱着他的海蒂归隐,他对海蒂说:“我好像也可以得到幸福了。仇恨也许能给人力量麻阳红网,但它的力量却永远也敌不过爱伍克波。”还有沙翁笔下的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用坚贞不渝的爱化解了两家的世仇,面对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魂,大屠杀中逝去的生命,最好的告慰他们的方式,不是冤冤相报再去发动战争,而是永记国耻,富国强兵,或许国仇家恨不尽相同,但是仇恨永远不是生命的全部孔继宁,比起仇恨,我们更需要的是救赎。
    2
    淡忘或是铭记
    李达中学172班 蒋雨菲
    伍子胥,他的父亲、兄长都是因为楚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被杀害的,所以他非常恨楚国。后来,从楚国出逃时遇到了自己的好友申包胥。他对申包胥说:“我一定会颠覆楚国”,因为楚平王听信小人谗言,他自然恨楚。再后来,伍子胥到了吴国去当将领,当伍子胥在郢没有找到昭王时,他命人掘开了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方才住手。申包胥知道后很是恼火,他认为伍子胥这样做有伤天理,而伍子胥认为自己已经日落西山,报仇心切,才会做出这样倒行逆施的事情。后来因为吴王听信谗言,伍子胥被赐死。
    后人觉得伍子胥一生在为复仇而活,所以才会做出的事情。但我认为人的仇恨不能拘泥在他的一生中,伍子胥他当初有与他兄长不一样的选择,这是因为他忍耐克己的个性,他背负着不孝的骂名活下来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父兄报仇。但这个时候,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还是没有放过他,就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面朝北亲自侍奉过他一样,心中只剩仇恨。我觉得他这一生活的很累,他得报仇,得完成使命,他的一生不能松懈片刻,只因仇恨。记得伍子胥过昭关莒姬,因为楚军防守非常严密,伍子胥根本没法过昭关,我们都知道伍子胥当初是没有跟着父兄一起赴死而是逃亡在外,等待时机给父兄报仇,如果现在出不了昭关,那以后的什么复仇大计根本想都不能想,所以他非常着急密涅瓦大学。第二天伍子胥已变为一头白发,不过这也帮伍子胥逃出了昭关,逃过一劫。那自然是非常苦恼才会一夜白头。若当时他没有过昭关,他会多悔恨和不甘呢。仇恨可以有,但不能一生存在,仇恨会让他失去理智的判断。胜逃亡后被重召回楚国,因为郑国杀害了他的父亲太子建,他怀恨在心,收罗那些愿意为他舍命的勇士,准备报复郑国,向令尹子西征求讨伐郑国,子西刚刚同意,但军队还没出动,郑国受到晋国袭击,向楚国请求支援,子西与郑国订下盟约后回到国内,公子胜说:“我的仇人不是郑国,而是子西”。四年后,他与石乞在朝廷发动突然袭击,结果被叶公打败,自杀身亡。
    有人说那南京大屠杀我们难道可以淡忘吗?我认为这两件事性质不一样,伍子胥已经报了仇新蜀山传,楚平王已经死了。但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日本官方有向中国人民公开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东北特钢贴吧,并向中国人民道歉吗?没有。也就是说我们的仇还没有报完,当年的死者还没有得到安灵。虽这么说但我们还是安居乐业的各过各美好的生活,也没有天天想着怎样摧毁日本等等。但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淡忘当年日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深仇。
    国恨和家仇是不一样的,家仇或私仇可能会因为国恨而先暂时放下,但国恨不能忘,因为这是整个中国人民的仇恨。那私仇就一定能忘吗?也不一定,因为有些私仇对个人来讲也是比较重要的,比如伍子胥的杀父之仇。那么一些小恩怨就让他过去吧,张英的家人建房子,和邻居吴家人发生争执,两家人互不避让。张家人就写信让张英出面帮忙。要知道那时张英是个宰相,只要他帮忙,必定能赢。过了几日,张英只回了封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了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便自觉退后了三尺。吴家人大为感动,也主动退后三尺。就这样,出现了有名的六尺巷。
    因为亲情、朋友、江山等等,很多人物都有过复仇的历史,而仇恨固然会有,但不应该在自己人生的长河上刻满仇恨的笔迹,希望每个人都能因为生命之沙的流逝,慢慢淡忘心中的仇恨。
    微语录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聂华苓
    当一个世界充满了仇恨,我们必须依旧敢于希冀。当一个世界充满了愤恨,我们必须依旧敢于抚慰。当一个世界充满了绝望,我们必须依旧敢于梦想。而当一个世界充满了猜忌,我们必须依旧敢于信任狂煞血龙。 ——迈克尔杰克逊

    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龙应台
    芝兰悦读
    微信:ldzx-zlyd

    爱语文,爱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