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空【读史】诗词里的劳动赞歌-悠悠我心

    【读史】诗词里的劳动赞歌-悠悠我心


    文 / 悠悠我心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双手的创造。劳动是人类延续生命、创造幸福的永恒主题。
    既然是永恒的主题,必然需要一些仪式感慈禧全传。所以,我们有了劳动者的节日——劳动节。
    现在的“劳动节”,为1889年设立。沿着历史的辙痕而上,其实古代也有劳动节,不过日子并不是“五一”屎酒,而是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龙抬头,天子亲耕渴望城市2,是古代崇尚劳动的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晋代文史学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都要率各部落首领“御驾亲耕”。《史记》中也提到,周武王在二月初二不仅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更亲自带领满朝文武耕田劳作,以此拉开全国农耕的序幕。
    此后,二月初二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既是“耕事节”,又是“花朝节”、“踏青节”。在封建王朝中,尽管这个仪式只是有象征意义,但也能让皇帝了解劳动艰辛,进而体察民生疾苦。清朝雍正在位时桃巫奇,还设了一个亲自耕种的“一亩园”,每年“劳动节”,都会到一亩园里耕种,是以上率下、勤于劳动的典范。
    古往今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劳动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繁荣与文明进步。歌唱劳动,也成为人们表达感情、讴歌生活的一种方式。在中华诗词的长河里,除了风花雪月引发的波涛,还有劳动场景激起的浪花,历经岁月洗礼而经久不衰。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是存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的一首劳动歌谣玉帝灵签,题为《弹歌》。寥寥八字,却将远古渔猎时代劳动者砍竹、接竹、制作弹弓、发射弹丸捕获猎物的全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在这首古代现存的最短诗歌中,能够感受到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

    《诗经》里,记载了许多关于劳动的诗篇。《七月》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描绘了一幅瑰丽的农耕图:“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其他的还有《芣苢》《噫嘻》《十亩之间》等,描绘的劳动大多是轻松愉悦的,极具生活情趣。
    古人身处农耕社会,劳动诗词大都反映田园生活,最有代表性的是陶渊明。
    东晋诗人陶渊明,年轻时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隐居乡野。他亲近土地田园,歌颂生产劳动,创作了大量洋溢着劳动生活气息的田园诗,最著名的是《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幕府将军本纪。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劳动是是艰苦,汗水才能浇灌出收获。李绅的《锄禾》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仅20字,却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千千阙歌简谱,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
    白居易写过一首《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苍空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话梅猪手,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麦收时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而勤劳的农民在低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筋疲力尽却不觉得炎热。为什么?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些农活。
    相比之下,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则描写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劳动的愉快与收获的喜悦,收入眼底,尽入诗中。
    宋词繁荣后,出现了很多歌颂劳动场景的词作,堪称经典。比如,苏轼的《望江南》:“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星际神农?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紵罗轻,酣咏乐升平。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还有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淳朴真诚的农人,清新幽美的乡景,蒋多多生动有趣的劳作,构成了一幅宁静和美的村居生活。在诗人敏锐的眼眸里,也许这就是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最大期待。
    千年古韵,不朽诗篇,虽然历经时光熏染,依然能够读出勤劳质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晨起晚归,夜以继日。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如今,除了继续精心打理祖辈传下来的土地之外,我们还用劳动创造一个又一个现代工业的奇迹:火箭航母、飞机高铁、中国制造、一带一路……助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永远是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
    巧合的是,劳动节前,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范雨素,以打上独特标签的文字,硬生生地闯入人们的视野。她不是诗人,却用笔记录着自己的人生点滴,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劳动诗篇。
    范雨素是幸运的,因为生活重负与轻灵思想交织的文字表达,成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或许会成为改变她生活的一个契机。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籍籍无名,默默无言,在不同的岗位上奋力打拼。他们很平凡杀驼破瓮,但他们的理想很不凡——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让生活变得更好。
    最美的赞歌,理当献给每一位平凡却不普通的劳动者!


    往期文章
    世人皆多不宽容,只因未识娄师德
    【读史】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史】以“人民的名义”,重温那些反腐倡廉诗词
    I 服了 YOU,老外的奇葩铁路!
    辛弃疾为什么钟情于上饶荣耀渭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