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养殖方法【调研信息】县民宗局: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个案-水乡党建

    【调研信息】县民宗局: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个案-水乡党建


    提示:点击上方↑"水乡党建"关注
    任何工作的开展,语言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在不断发展,首要是靠语言来推动,没有语言的沟通,就没办法进行感情交流。在少数民族地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们战斗回路,绝大多数人不会说普通话。80后、90后的人们丝迪芬妮,开口就会出现的是,汉语普通话和当地少数民族母语,能用两种语言来交流。认真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人才队伍建设非常有必要。
    一、县境内民族分布及使用语言情况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2013年末总人口36.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6.7%,县内水族人口为23.53万人,占全县人口64.1%。全国水族人口约43万人。
    县境内共6镇1街道,其中水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侗族五个民族有自然村寨,其他民族散居或迁入。水族主要聚居在九阡、中和、周覃等镇,全县所有镇(街道)或多或少都有水族聚居的村寨。布依族主要在大河镇大河、合江、丰乐社区,普安镇普安社区,周覃镇周覃社区,九阡镇九阡社区等镇有其聚居的村寨,目前只有周覃、九阡两镇的布依族人能用布依语进行交流。苗族主要是普安、都江、三合等镇(街道)有其聚居的村寨。瑶族和侗族只有在都江镇巫不社区有其聚居的村寨。水族是县境内主体民族,其次是布依族和苗族。
    境内交流语言有汉语方言、水语、苗语、布依语。境内的瑶族语言已被当地汉语方言所替代;境内的侗族语言已被当地汉语方言和水语所替代。当地汉语方言成为官方语言。
    二、县内相关部门双语人才现状调查情况
    在县相关部门调查情况:(1)县人民法院,编制人数为73人,实际人数为67人,其中双语人才38人。(2)县教育局,编制人数为72人,实际人数为48人,其中双语人才29人。(3)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编制人数为25人,实际人数为27人,其中双语人才24人。(4)县公安局,编制人数为116人,实际人数为115人,其中双语人才62人。(5)县民政局,编制人数为60人,实际人数为40人,其中双语人才26人。(6)县文旅局杨明学,编制人数为144人任立佳,实际人数为102人,其中双语人才94人。(7)县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人数为126人,实际人数为120人,其中双语人才73人。(8)县计划生育局,编制人数为72人,实际人数为50人,其中双语人才35人。(9)县农村工作局,编制人数为207人,实际人数为 167人,其中双语人才102人。(10)县林业局,编制人数为301人,实际人数为280人,其中双语人才196人。(11)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制人数为67人,实际人数为58人,其中双语人才32人。
    三、县境内语言交流现状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语言交流情况有如下几个方面,即语言交流场合,语言交流背景,语言交流者心理因素。
    语言交流场合,在三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语言交流,就是要看看,语言交流者是在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等,在个体闲聊中,在家庭里成员之间的集体交谈,在院坝上集体交流(集会)或讨论,在会场中(室内、室外)交流与讨论等等。
    语言交流背景,在三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语言交流,看看交流时,语言交流对象之间用什么样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或当地汉语方言、或水语、或苗语、或布依语,能交流畅通,达到交流目的。当交流对象双方没有办法使用一种交流语言进行沟通时,双语交流附加翻译尤为重要。双语交流时,也要看看交流对象对所使用交流语言的掌握程度来确定。三都县主要使用民族语言使用情况有如:(1)水族人口235269人;半通汉语人口33652人,占14.3 %;不通汉语人口6816人,占2.9 %;通本民族语言人口222582人田克兢,94.61占%;半通本民族语言人口654人徐子东,占0.28 %;通该民族语言的其他民族人口4802人,占1.74 %。(2)布依族人口58334人;半通汉语人口578人,占0.1 %;不通汉语人口189人,占0.32 %;通本民族语言人口10315人,占17.68 %;半通本民族语言人口164人,占0.28 %;通该民族语言的其他民族人口686人,占1.18 %。(3)苗族人口48121人;半通汉语人口3713人,占7.72%;不通汉语人口1141人,占2.37%;通本民族语言人口37789人,占78.53 %;半通本民族语言人口903人,占1.88 %;通该民族语言的其他民族人口2333人,占4.85 %。
    语言交流者心理因素,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方面,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浓厚的地区,在语言沟通上,绝大多数是以民语交流为主。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60%以上的水族聚居在水族自治县境内。水族语言在境内极其丰富。在语言交流场景中,除了办公室、会议室的语言交流之外,绝大多数群众都是习惯使用当地民语进行交流,比如水语,启齿向人打招呼用水语,在语言过程中难以表达的内容用水语,当地有一句俗语“汉话不足水语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能使用当地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与沟通,就会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和状态。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不论是水族、布依族,还是苗族,他们认为,只要你能用其民族语言与他们交流,群众自然感到亲切感,认为你不是外人,认为你有亲和力,认为你可以信赖,与你工作沟通中,在是非问题上,认为你不会轻易地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总的来说,你学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就会消除少数民族群众的除外心理。
    四、县境内双语沟通的必要性
    任何工作的开展,语言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在不断发展,首要是靠语言来推动,没有语言的沟通,就没办法进行感情交流。过去英语成为全球的公共语,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汉语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孔子学院纷纷在国外落户并蓬勃开展。因此,语言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要素。我国在上个世纪五十代就大力推广汉语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飞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80后、90后的人们能够使用普通话流利地交流,这是大家看到的汉语普通话快速发展的成就。在少数民族地区,80后、90后的人们古原争霸,开口就会出现的是,汉语普通话和当地少数民族母语,能用两种语言来交流。
    1.县境内农村工作与民语使用情况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的主体民族是水族,其次是布依族、苗族。以县城(以水语、汉语、苗语为主)为中心,将境内分为四个片区,即东片(拉揽、打鱼、都江、坝街、羊福、巫不6个社区)以苗语、水语为主要交流语言;南片以水语(水龙、中和、塘州、廷牌、恒丰、周覃、九阡、扬拱9个社区)、布依语(周覃、九阡社区内的1万多人)为主要的交流语言;西片以汉语方言(合江、大河、丰乐3个乡社区都是不会说布依语的布依族人)为主要的交流语言;北片以苗语(普安、交犁2社区)为主要的交流语言。
    在三都县境内开展农村工作,除了在办公室、会议室使用汉语方言进行交流之外,每到境内一个片区开展工作必须学会使用当地民语进行交流与沟通,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因此,学会使用当地民语交流技能尤为重要。
    三都是贵州省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阶段扶贫攻坚的贫困县之一,县境内各个镇(街道)的领导干部,要到农村开展具体工作,每次进入一个行政村或一个自然村寨开展工作之前,不懂当地民语的领导干部就要物色好能与当地群众进行语言沟通的工作员,如果领导干部具有其民语沟通能力的,工作开展自然就没有翻译转换的过程了。县直属机关部门要到农村开展工作,领导干部非得要在本单位寻找懂当地民语的工作员不可,否则,开展农村工作非常吃力,因此,懂得双语的工作人员,成为单位下乡工作的抢手货。
    2.特殊工作制度与双语使用面临的困难
    群众工作包罗万象,服务的渠道方方面面。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浓厚的地域,群众工作,芦荟的养殖方法双语交流必不可少。基础教育工作部门或单位,其大门边竖起一块“请说普通话”,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家渐渐成了习惯。可是,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单位的群众信访接待处的办公桌也摆着一块“请讲普通话”,有些单位过道边上张贴着“请讲普通话”,有些地方在案件的调查或审问中,只能用汉语表达,有些审判庭在案件开庭审理中只能用汉语等等均瑶乳业,这些都是由上而下的工作制度化规定的,有些工作员,明明是当地少数民族并懂得民语的工作员,在接待工作或者审理、询问案件中,眼看被调查对象很难以汉语表达,工作员为了不违反制度规定,只能摇头表示无奈。在某些案件的开庭审理中,当事人的资料上明明注明什么少数民族,文化程度“文盲”,某审判官与案件当事人双是同一种少数民族,都会说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在审判案件从头到尾,审判官都用汉语进行审案,比如询问开始:“被告,你叫什么名字,家庭住址在哪里,身份证号码是多少……”当事人,站起来,用民语说,杨肸子“我没犯法。”这完全是答非所问。可是审判官依然连续用汉语重复同一句问话几次,当事人,还是答非所问路易德菲奈斯。当事人,在开庭之初,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提出或能不能提出给自己派双语翻译员,再说,当事人,是农民,文盲,又认为自己“没犯法”,哪里有能力或知道到哪里聘请律师林弥一郎。再说,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每一个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犯法,谁也不希望自己犯法,也没必要为了犯法去了解法院开庭的司法程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法院,有很多的刑事案件、刑事带民事案件,或者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中,都没有派有翻译员。那些审判官在案件审判结束后,有的还责怪当事人不提出申请配备翻译员,还说,“我们作为法官不可能给每一个犯人义务派翻译员。从工作制度上不但违规,而且还损失聘请翻译员的资金谁来负责等等……”由此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工作尤为重要,双语人才的培养与合理利用是任重道远。
    五、从县情问题看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多个民族文化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在华夏炎黄子孙血脉中传承了几千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广汉语普通话,汉语普通话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五十年代我国提出推广普通话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1986年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国家语委工作报告指出:50年代确定“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形势变化了,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有新进展,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也必须作些调整重点,应当放在推行和普及方面,普及方面应当更积极些。报告还提出:本世纪内要努力使普通话成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并提出衡量普通话水平三等级ca1226。
    1992年国家语委正式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调整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调整方针保持了同原方针连续性,准确地反映了国家职能部门贯彻《宪法》有关规定态度和工作力度,也恰当地表述了现阶段推广普通话工作兼顾和协调普及与提高要求。
    调整推广普通话方针指导下推普范围更加广泛,由重点南方方言区推行发展全国范围内推广;由重点抓学校发展既抓学校又抓社会;由重点纠正语音发展对词汇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推普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塞波加大公国。1994年公布《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使普通话水平有了较科学、操作量化手段和衡量尺度对教师、广播、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等专业人员及师范院校毕业生提出了普通话等级要求并开展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举措天鸽座。说明推广普通话工作已经迈上了新台阶欢天喜帝。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共九个部分,第五部分“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第(三)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强调“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在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协同普通话的发展,让普通话和民语共同和谐发展。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或多或少有水汉双语人才、苗汉双语人才和布依汉双语人才。因为各部门工作制度等问题的限制,无法激发双语人才个体在现实的工作中双语使用的积极性。如何激活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双语人才,怎样才能让这些双语人才有发展的合法空间?为此,本人提出如下几条不成熟建议:
    1.借住汉语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力量,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如国家教育部与国家民委等),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制订并编写“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培养实施细则”,通过双语人才的桥梁作用,使少数民族地区半通汉语及以下的少数民族公民能正确理解汉语普通话的能力。
    2.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如国家教育部与国家民委等),尽快出台由民语部门与各地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汉语民语双语技能培训的相关规定,按规定开办培训班,通过培训,双语技能合格,发给证书,持证人有持证的合法性。
    3.建议国家民委与国家人社部等部门,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员编制方面出台规定,在工作人员配备上,应该保证派有一定数量的当地少数民族的双语人才。
    4.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如国家教育部与国家民委等),把双语人才培训列为在职培训范畴,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在本单位内挑选熟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送到上级双语人才培训机构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持合格证书回原单位服务。只有持有双语人才合格证的人员,方能有双语工作职能。因为全国各地都有民大、民院高等院校,这些高等院校肯定能够承担开办当地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培训班。全国只有55个少数民族,开办55个双语人才培训中心,由这些培训中心负责培训各民族双语人才。
    5.我国宪法是国家的大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部门,在工作制度上不能千篇一律,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部门应该必备当地少数民族的双语人才,通过双语工作的桥梁作用,提高司法的效力,让少数民族公民准确理解司法空间与法律规定范围,从而达到法律的权威准绳。

    来源:县民宗局
    编辑:徐健
    审核:张仁巧
    主办:中共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推送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定时发送
    投稿邮箱:sdzgxx@163.com
    联系电话:0854-392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