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三顾茅庐为裁缝“吵”起来了,欢迎围观-戏聚青评

    为裁缝“吵”起来了,欢迎围观-戏聚青评
    没有哭,但酸了一下
    ———谈小戏《裁·缝》的纪实意义
    许多观众看完《裁缝》的第一反应是——感动,然而你问他哭了吗数码天空?回答是“没有的,但酸了一下"。所谓"哀而不伤”,大抵是这样。那么感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它短小平淡,没有大的戏剧冲突,总共90分钟的小戏还被分成了好几段,来不及煽情就结束了。答案只能是——纪实性,太像生活了,细碎真实到连老人的“尿味”都复刻了,让人不能不酸。

    l电影手法对自然主义戏剧场景的诗意升华
    《裁缝》的开头是有些唬人的,一个老妇人对墙上老丈夫的投影絮絮叨叨……总令人期待着后面会出现点什么惊人的情节,要么是其中一个人在幻想、要么是老妇人因对死去丈夫思念成魔……否则为何一定要用投影而不是演员呢?结果后面的剧情并没有出现我期待的那种光怪陆离和花里胡哨,只不过是一个73岁的老女人选择离婚之后又被不孝的儿子赶出了家近乎于孤独终老的故事,就像千千万万个被遗忘的故事一样不值一提,但《裁缝》的亮点在于,即使如此,还是让观众老老实实地看完了,接受了,满意了。为什么?纪实影像立了大功。倒不是说在戏剧里安插电影手法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在自然主义的戏剧情境中加入了非戏剧性手法,此举诗意。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猎奇,还弥补了现实情节一地鸡毛可能会带给观众的厌弃,既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升华了项塔兰。

    l选择你生命中的某一天回去,你会选哪一天?
    这个命题并不是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出现了,桑顿·怀尔德不是早就在《我们的小镇》里头提出过这样的假设吗?这样来看《裁缝》让一个93岁的我与73岁的我一问一答好像也没什么创新的。《裁缝》选择回到裁缝婆婆离婚的那一年,那一年她终于受够了丈夫的尿尿分叉和花心不检选择离婚,像个娜拉似的决定抛弃这个“家”,全因十几年来在家中没有一个决定征求她的意见,没有人问过她快乐吗,一辈子缝缝补补,生活似乎没有给过她蜜糖,张煜枫而是貌似请她吃小龙虾,吃到两腿肉还没过瘾戏宴席就散了,空留遗憾心中不甘。果不其然,离婚并不是新的开始,儿子不满母亲离婚,为了房产将母亲赶去养老院,母亲的缝纫机坏了,终于连裁缝的老本行都无以为继,老丈夫也去世了,终于她又变回了孤独一人,在出租屋里自说自话。
    《裁缝》并没有把以上情节做成惨剧,只是平静温和地让它流淌绝剑弄风,因为人生的烛火终将熄灭,选择前一天或后一天并没有什么区别,所有国营大厂的纺织女工都是一样,那时的天多么明朗,但天边不会一直挂着朝阳。
    剧组宣发团队有趣地将节目单做成老式结婚证,致意那些携手走过一生的人们。也许现在的我们不一样,东西坏了扔掉不修。但曾经有种职业叫裁缝,感情破了洞拿来缝一缝,一直修补到白头。
    郑欣

    再说《裁·缝》
    缘起,笔者在乌镇时,因为其他演出所以没能观看。在北京演出时,因时间冲突也未能观看。
    不过,笔者看了一些其他评述:老年人题材、记录剧场等,所以还是很期待。看完该剧后,希望以拙见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分享。

    1、表演风格不一致
    儿子接近生活化的表演历险小恐龙,和母亲戏剧化的现实主义表演赵涵竹,两者风格不一致导致笔者跳戏。
    旋转舞台开始,母亲上场到儿子上场之前,用字正腔圆的戏剧台词和播放的影像,营造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不过在儿子上场后,却让人产生跳离,因为其自然,生活化的表演和台词,使得母亲的表演和台词显得矫揉做作,人工痕迹太重。而后,当两者演对手戏时克雷斯丹尼,这种表演风格不一致不断将加强,因此两种表演导致笔者无法集中精力,以至于跳戏。

    2、人物关系、空间关系交代不清
    该剧中出现了几组人物关系:影像虾同影像母亲;影像母亲同现实母亲;现实母亲同影像父亲;现实母亲同现实儿子;现实儿子同影像父亲(其他次要关系不赘述);
    “成也影像德赛克巴莱,败也影像”,由于现实角色和影像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观众费解;
    例如:开场老太太并未出现,就已经否定了其真实性。紧着现实母亲对着影像父亲说话,那么这是母亲自己的独白?还是两个人的对白?其父亲是存在和还是不存在?之后儿子出现;现实母亲、影像父亲、现实儿子三人同时在舞台上,我们更费解,父亲已故?那么儿子怎么又跟父亲对白?那么如果存在,其父亲怎么能穿越时空?那么当母亲生气时,影像父亲就没有任何态度的望着母子俩?再加上母亲同儿子的表演风格不一致,笔者很费解,不知其他观众如何。
    也正是由于影像问题,导致空间关系不清。这一切都是开场影像母亲跟影像龙虾的臆想?还是确实发生的?
    如果是梦境,臆想,那么怎么处理皆可,因为是臆想。但却违背了真实性、纪录性。
    如果是真的,那么假若年老母亲亲自出现,父亲真的出现,要比影像效果好的多,也更加震撼和丰满。希望不是因为演员身体或者经费问题,而作出的替代做法。

    3、纪录戏剧/剧场
    (专有名词: DOCUMENTRY THEATRE)
    纪录剧场是用已经存在真实事件、人物等原始资料作为戏剧基础,在戏剧演出中不改变、不替换其真实纪录资料壶关吧,保证其原始性、真实性,展现真实的人、事件的非自然戏剧。
    字面“纪录”并不等同与“纪录片”,或前期做调研采访等。如果是,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直接看记录片?那样更相对“真实”。
    所谓“纪录戏剧/剧场”早在20世纪初东欧(苏联时期)已经存在,1920-1930德国导演皮斯卡托已经应用公佑,作为“唤醒大众”对抗“资本主义”,反对战争的一种方法而已,之后又经布莱希特发展。20世纪中后期再一次发展。在欧美屡见不鲜。
    中国国内在抗战时期也用过,不过后期可能在也没有在舞台上出现过。国内最近一次,要数2017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国家剧场的绊脚石》,从内容到形式,皆有据可考,形式也是运用所有已经存在的资料。刘玄德三顾茅庐
    可谓“真实”的运用已经存在真实纪录资料,让人们思考二战法西斯独裁下,“文化官员与剧院领导”进行反犹主义,遣散攻击左翼与自由派艺术家(剧院的导演、演员等人员);思考“国家的剧院”这一国家机器残暴,吞噬“人”,反观当下。
    回到该剧,笔者并没有看到其如何运用纪录资料。如果人或事件(故事)是真实的,那么仅仅说明其改编了一个真实的人或事件(故事),就像许许多多的电影或者话剧,例如:电影《雷锋》、《孔繁森》、《泰坦尼克号》、《辛特勒的名单》等;话剧《谷文昌》、《焦裕禄》等。但我们能说上面的电影,剧目是“纪录电影(纪录片)”? “纪录戏剧/剧场”?
    对于该剧来说,唯有最后结尾处,所有的采访人员出现,这时其纪录性才出现。那么请问,为什么不直接让我们看其采访资料片呢?或者我们直接看“生活”?
    “真实的生活”要比“该剧”来的更精彩,而该剧所选取的“片段”,相信每一个家中有长辈的人都似曾相识。
    那问题又来了,那我们何必看这个剧呢?其创作者又想说什么呢?还原真实生活?再现真实生活?深挖生活的真实?
    如果仅仅为了让我们感动,生活本身就足够;如果让我们思考?思考什么?离婚不离婚?老年人的性生活?大爱无疆?家人相互不理解?儿子为房产证,让母亲去养老院?生活的艰辛和残酷?如果展示残酷,生活本身已经很残酷。那么真如此,我们真没必要在来剧场看。
    由此可见创作者或者媒体们,可能对“纪录戏剧/剧场”概念还不太清楚。亦或者笔者对该剧不太了解。

    4、情怀
    笔者另一个困惑是:创作者是想传达那个年代的情怀?还是其他?
    假若创作者做了一年或者半年的调研,创作整部剧是为了要传达“那个年代的情怀”东涛鸡,那么只要是那个年代或者有相似经历的人,大多会“触景生情”。一个电壶、一个电视机、一张“为人民服务的”海报,一张老照片等等,大家立刻都能回忆起那个年代圣魔大帝。或者家里有年长之人,他们上了年纪忘记眼镜盒子,忘记东西或其他,我们也能回忆起。那么如果一个道具就能完成薪福卡官网,但该剧却用这么长的时间“追忆似水年华”。我们何不如看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或者“激情然绕的岁月”?
    假若没有经历的人看该剧,没有相似感受,没有感受到相似的情怀,那么效果显然失效。
    假若作者不仅仅是想要传达情怀,想找出其核心,那么核心是什么?笔者困惑不解。
    或许是现实母亲所说的,这么多年都是别人做主,遵从别人的意见。自己要做一次主,一次决定:离婚。那么最后又后悔了?还是别人做主好?还是将就着过,不离婚好?自己的决定是有问题的,还是其他?
    笔者很困惑。
    亦或者,采访现实如此,那么创作者想说什么?采访的结果是什么?想通过该剧传达什么?亦或者,创作者想展现生活的片段?
    如果是展现“生活”的片段,那么势必要小心流于“生活”的表面,因为这样那样的“生活”,我们屡见不鲜。其次,该剧的所展现的“生活”。是否就是“真实纪录”的“生活”?“真实、现实,已经存在过”,而不是在“真实”基础上虚构的生活片段的表象?笔者从该剧中不得而知。
    也许创作还需要深度开掘,找到其核心——质——真相。

    5、老年人题材
    笔者身为戏剧从业者,对该剧创作者选择老年人这个题材,感到高兴欣慰。在时下娱乐至上、“复制拷贝”剧成风,IP剧成风、参差不齐“丝路剧”、“谄媚剧”丛生的情况下,还能选择这个题材,并且进行一定采访调研。
    实属不易。
    老年人或者人的晚年生活,并不总是被大家关注,创作起来本身有难度,例如电影《金色池塘》、《推手》、《我们俩》、《飞越老人院》等,戏剧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不过该剧创作者找到一个好的起点,接下来可能要再不断发掘:是母亲个人问题?是父亲、儿子的问题?是社会问题?还是什么问题?
    总之,这是留给创作者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正如该剧剧名:“裁·缝”(裁后,需缝)
    最后,希望创作者们都能关注老年人,其实这也正是,我们自己关注我们自己的晚年。
    以上拙见,还望大家指正。
    张枢 旅法戏剧导演
    2018年06月26日

    我们的小伙伴来啦!

    成都青年剧评团

    宁波有戏

    广州青年剧评团
    审校/杭洁
    设计编辑/目木
    投稿邮箱:sxqnjp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