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绍新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文旅小镇研究院
-
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文旅小镇研究院
导语特色小镇,近期不仅是中央政府力推的重点,各个地方也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高潮。为了更进一步帮大家深入理解特色小镇,本文选取江苏省委书记、原浙江省长李强今年上半年接受国家发改委机关报《中国改革报》的访谈文章,此文中他深入而系统地讲解了自己对特色小镇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是帮助诸位理解特色小镇的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章。
【正文】
小镇功能:特色小镇既非简单地以业兴城,也非以城兴业何其沧,既非行政概念,也非工业园区概念,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平台。
小镇特色:聚焦于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万亿元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
小镇目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利用自身资源,把小镇打造成3A级以上景区,旅游特色小镇则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1、李强谈特色小镇: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在经济新常态下,浙江创建特色小镇,有利于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是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探索,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兽医杜立德。
①特色小镇是破解浙江空间资源瓶颈的重要抓手,符合生产力布局优化规律。
浙江只有10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而且是“七山一水两分田”,长期以来一直致力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优化生产力的布局。从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到工业区、开发区、高新区,再到集聚区、科技城,无不是试图用最小的空间资源达到生产力的最优化布局。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希腊的圣多里尼小镇等,虽然体量都不太大,但十分精致独特,建筑密度低,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对浙江优化生产力布局颇有启迪。它既非简单地以业兴城,也非以城兴业;既非行政概念,也非工业园区概念。从生产力布局优化规律看,生产力配置一定要在功能的集聚与扩散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生产、生活、生态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浙江之所以在城乡接合部建“小而精”的特色小镇,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在构筑产业生态圈的同时,形成令人向往的优美风景、宜居环境和创业氛围。
②特色小镇是破解浙江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抓手,符合产业结构演化规律。
绍兴纺织、大唐袜业、嵊州领带、海宁皮革等块状经济,是浙江从资源小省迈向制造大省、市场大省、经济大省的功臣。然而,步入新常态的浙江制造,并没有从“微笑曲线”底端走出来,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于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和消费需求外溢。产业结构演进的一条基本规律是,趋向高度加工化、技术集约化、知识化和服务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主导产业逐渐从以纺织业为主的轻纺工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转换。为此,我们提出,特色小镇必须定位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也就是聚焦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历史经典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浙江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发青春、再创优势。
③特色小镇是破解浙江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够的重要抓手,符合创业生态进化规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来的时代,竞争的关键是生态竞争。良好的生态不仅使内在的发展动力得以充分释放,对外在的高端要素资源也形成强大的吸附力。硅谷之所以源源不断诞生诸如苹果、谷歌、甲骨文这样的世界级企业,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之所以愿意到杭州的梦想小镇创业,秘诀就在于这些地方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浙江建设特色小镇,聚焦七大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打造产业生态,瞄准建成3A级以上景区打造自然生态,通过“创建制”“期权激励制”以及“追惩制”打造政务生态,强化社区功能打造社会生态,集聚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耦合,为特色小镇注入无限生机。梦想小镇启用仅半年,就吸引了400多个互联网创业团队、4400多名年轻创业者落户麦秋成,300多亿元风投基金蜂拥而至,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创业生态圈,如今在全球互联网领域已声名鹊起,这就是创业生态的独特魅力。
特色小镇是浙江特色产业、新型城市化与“两美浙江”建设碰撞在一起的产物,是破解浙江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符合人的城市化规律。浙江的城市化进程走到今天,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已经出现,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建设特色小镇,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既云集市场主体,又强化生活功能配套与自然环境美化,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生产生活追求。梦想小镇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型空间、新型社区。在互联网时代和大交通时代,这种新型社区会对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一系列的综合性改变。这种改变,就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抓手,符合现代人既要在市场大潮中激情创新、又想在优美环境中诗意生活的追求。不久的将来,在特色小镇工作与生活,会是让人最羡慕的一种生存状态,也会成为浙江新型城市化的一道新风景。
2、李强谈特色小镇: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特色小镇建设符合发展规律、顺应发展趋势超级捕快,使得浙江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再次喷涌而出,也为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了新的工作抓手、改革平台与创新路径。如今,创新百个特色小镇的生动画卷已经在浙江大地展开。
目前,全省已经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目录,这些创建中的特色小镇,既是一个个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又是一个个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既处处展现江南水清地绿的秀美风光,又告别了传统工业区“文化沙漠”现象,彰显了人文气质;既集聚了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又能让这些要素充分协调,在适宜居住的空间里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创新动能。可以说,在浙江众多特色小镇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个鲜活案例,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与实践。或许,特色小镇就是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招先手棋,将会释放出巨大的改革创新能量。不久的将来,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美丽小镇,将深刻改变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推动新常态下的浙江发展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
3、李强谈特色小镇:如何实现创新引领?
特色小镇始于改革创新,也必须成于改革创新。作为新生事物,特色小镇创建必然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走出新路。
①规划理念新,实行“多规合一”。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摒弃“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的做法,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界定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与产业支撑力,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结合资源禀赋条件,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
②运营机制新,实行“企业主体”。
特色小镇的成败不在于政府是否给帽子、给政策,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因此,特色小镇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编制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
③制度供给新,实行“优胜劣汰”。
坚持质量导向,把实绩作为唯一标准,重点考量城乡规划符合度、环境功能符合度、产业定位清晰度、文化功能挖掘度等内涵建设情况。实施“创建制”,重谋划、轻申报,重实效、轻牌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实施“期权激励制”,转变政策扶持方式,从“事先给予”改为“事后结算”,对于验收合格的特色小镇给予财政返还奖励。实施“追惩制”,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行土地指标倒扣,防止盲目“戴帽子”,确保小镇建设质量。
4、李强谈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特”在哪里?
我们的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①在产业定位上,特色小镇力求“特而强”铁血帝国,而不是“大而全”。
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七大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比如,云栖小镇、梦想小镇都是信息经济特色小镇。云栖小镇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而梦想小镇主攻“互联网创业+风险投资”。投资突出“有效”。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要华而不实的增长指标,要的是“转型”与“创新”的含金量。环保、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行业的特色小镇,3年内要完成50亿元的有效投资,信息经济、旅游、金融、历史经典产业等特色小镇3年内要完成30亿元的有效投资。这个投资必须突出“有效性”,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
②在功能叠加上,特色小镇力求“聚而合”,而不是“散而弱”。
功能叠加不是机械地“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林立的高楼大厦不是浙江要的特色小镇,“产业园+风景区+文化馆、博物馆”的大拼盘也不是浙江要的特色小镇;浙江要的是有山有水有人文,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特色小镇。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发掘文化功能。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有文化标识,能够给人留下难忘的文化印象。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胸肌哥,培育创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就嵌入旅游功能,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旅游并不是核心目的,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小镇会更有生命力。
③在建设形态上,特色小镇力求“精而美”,而不是“大而广”,力求做到“一镇一风格”。
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神兵天子,建设“高颜值”小镇。规划空间要集中连片,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立特色小镇电子空间坐标图,界定规划范围和建设用地范围,建设面积不能超出规划面积的50%。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强化建筑风格的个性设计,系统规划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形象塑造,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总之,小镇的形态之美,是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错落的空间结构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历史人文之美的有机统一。
5、李强谈特色小镇:政府有哪些扶持政策?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因此,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①政策突出“个性”。
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省里按实际使用建设用地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小镇再增加10%的奖励指标,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奖励指标空袭德累斯顿。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②服务突出“定制”。
在市场主体登记制度上,放宽商事主体核定条件,实行集群化住所登记,把准入门槛降到最低;在审批流程再造上,削减审批环节,提供全程代办,牛牧童创新验收制度,把审批流程改到最便捷,让小镇企业少走弯路好办事。同时,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企业独立选址项目高效审批,企业非独立选址项目要素市场化供给机制和政府不再审批。义乌市打造了从市场主体登记到项目验收的“一条龙”审批流程,政府部门审批时限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减到4个工作日,对入驻省级特色小镇的企业申请冠省名的,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降低至500万元。
【附加资料一】
1、浙江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37个)
杭州市(9个):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西湖龙坞茶镇、余杭梦想小镇、余杭艺尚小镇、富阳硅谷小镇、桐庐健康小镇、临安云制造小镇
宁波市(3个):江北动力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奉化滨海养生小镇
温州市(2个):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苍南台商小镇。
湖州市(3个):湖州丝绸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嘉兴市(5个):南湖基金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海盐核电小镇、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桐乡毛衫时尚小镇
绍兴市(2个):越城黄酒小镇、诸暨袜艺小镇
金华市(3个):义乌丝路金融小镇、武义温泉小镇、磐安江南药镇
衢州市(3个):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开化根缘小镇
台州市(3个):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路桥沃尔沃小镇、仙居神仙氧吧小镇
丽水市(4个):莲都古堰画乡小镇、龙泉青瓷小镇、青田石雕小镇、景宁畲乡小镇
2、浙江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42个)
杭州:下城跨贸小镇、拱墅运河财富小镇、滨江物联网小镇、萧山信息港小镇、余杭梦栖小镇、桐庐智慧安防小镇、建德航空小镇、富阳药谷小镇、天子岭静脉小镇
宁波:鄞州四明金融小镇、余姚模客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杭州湾新区滨海欢乐假期小镇
温州:瓯海生命健康小镇、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平阳宠物小镇
湖州:吴兴美妆小镇、长兴新能源小镇、安吉天使小镇
嘉兴:秀洲光伏小镇、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桐乡乌镇互联网小镇、嘉兴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
绍兴:柯桥酷玩小镇、上虞e游小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
金华:东阳木雕小镇、永康赫灵方岩小镇、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
衢州:江山光谷小镇、衢州循环经济小镇
舟山:定海远洋渔业小镇、普陀沈家门渔港小镇、朱家尖禅意小镇
台州:温岭泵业智造小镇、天台天台山和合小镇
丽水:龙泉宝剑小镇、庆元香菇小镇、缙云机床小镇、松阳茶香小镇
省农发集团和上虞区:杭州湾花田小镇
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和西湖区:西湖艺创小镇
3、杭州首批32个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上城区:上城吴山宋韵小镇
下城区:下城跨贸小镇
江干区:江干钱塘智造小镇
拱墅区:拱墅运河财富小镇、拱墅上塘电商小镇
西湖区:西湖艺创小镇、西湖紫金众创小镇、西湖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西湖云谷小镇
高新区(滨江):滨江物联网小镇、滨江创意小镇
萧山区:萧山机器人小镇、萧山信息港小镇、萧山湘湖金融小镇、萧山空港小镇
余杭区:余杭好竹意小镇、余杭梦栖小镇、余杭智能能源小镇、余杭新能源汽车小镇、余杭传感小镇
富阳区:富阳富春药谷小镇
桐庐县:桐庐智慧安防小镇、桐庐妙笔小镇、桐庐富春江慢生活小镇
淳安县:千岛湖乐水小镇
建德市:建德航空小镇
临安市:临安龙岗坚果电商小镇、临安红叶小镇
大江东产业聚集区:大江东汽车小镇、大江东巧客小镇
杭州经济开发区:下沙东部医药港小镇
市城投集团:天子岭静脉小镇
【附加资料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省委、省政府从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各地积极谋划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我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每个历史经典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
(三)规划引领。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淳安等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可放宽到5年。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的特色产业。
(四)运作方式。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每个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
二、创建程序
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分批筛选创建对象。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
(一)自愿申报。由县(市、区)政府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创建特色小镇书面材料,制订创建方案,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并附概念性规划。
(二)分批审核。根据申报创建特色小镇的具体产业定位,坚持统分结合、分批审核,先分别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进行初审,再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联审、报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后由省政府分批公布创建名单。对各地申报创建特色小镇不平均分配名额,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三)年度考核。对申报审定后纳入创建名单的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建立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合格的兑现扶持政策。考核结果纳入各市、县(市、区)政府和牵头部门目标考核体系,并在省级主流媒体公布。
(四)验收命名。制订《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通过3年左右创建,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的,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组织验收,化绍新通过验收的认定为省级特色小镇。
三、政策措施
(一)土地要素保障。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二)财政支持。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各地和省级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整合优化政策资源,给予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常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省政府秘书长担任副召集人,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统计局、省旅游局、省政府研究室、省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二)推进责任落实。各县(市、区)是特色小镇培育创建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搞好规划建设,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不断取得实效。
(三)加强动态监测。各地要按季度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纳入省重点培育名单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进展和形象进度情况,省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活动安排
2017壹方城汗马研习社企业家9月游学标杆文旅西安-袁家村站
2017年9月2-4日,汗马研习社企业家将开启第二届西安文旅标杆项目考察,本次游学将深入袁家村、左右客、等考察乡村综合体,针对美丽乡村,乡村文创,乡村文旅,精品酒店等举办创新研讨会,深度交流推动资源联结
【考察时间】2017年9月2-4日(3天3夜)
【考察地点】中国●西安
【考察对象】文旅地产开发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以及核心高管团队(人数限定30人)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汗马研习社
【游学形式】标杆项目实地考察参访她说钢琴谱,权威专家全程陪同解读,行业解决方案深度研讨
【游学导师】
【行程安排】
天数
时间
活动
食宿
第一天
9月1日
(星期五)
【下午】抵达西安
【晚上】欢迎晚宴
住宿:逸景营地
三餐:晚
第二天
9月2日
(星期六)
【上午】参观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下午】主题分享:创新与共享,袁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主题分享:袁家村业态、招商运营和管理
主题分享:袁家村的作坊和村民股份合作制
【晚上】晚宴&歌剧《再现袁家村》
住宿:逸景营地
三餐:早、中、晚
第三天
9月3日
(星期日)
【上午】分组考察袁家村农家乐、作坊、小吃街、客栈
【下午】主题分享:民俗与创意—袁家村的文化魅力
主题分享:旅迹—一杯咖啡的使命
村民、商户、座谈会、问题答疑互动交流
【晚上】晚宴
住宿:逸景温泉酒店
三餐:早、中、晚
第四天
9月4日
(星期一)
【上午】西安左右客精品酒店参观考察
分享交流:精品酒店、民宿如何做品牌构建运营
【下午】2:00左右送机
三餐:早、中
咨询报名:
主办方电话: 方老师 17600913772(微信:f35120101,微信咨询请编辑“ 咨询游学” 否则不通过)
短信报名:发送“姓名+公司+职位+游学”到17600913772
备注:本峰会仅限相关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级别参加,会收取一定费用,请知悉方山子传翻译!
微信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