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专科为英雄,我们还能做得更多……-军报记者

    为英雄,我们还能做得更多……-军报记者
    埋骨青山,散葬烈士终于有了“家”
    青山埋忠骨,苍松慰英灵。风景秀丽的镇江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碎金般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印在烈士墓碑上,折射出夺目的光芒。不远处,革命英雄纪念碑上“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分外耀眼……
    近日,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与驻地政府联合举办“铭记-2018烈士纪念日”活动,对47名烈士的骨灰进行入土安葬,以隆重的仪式来祭奠英雄,抚慰烈属。
    声声哀乐寄哀思,该旅10余名礼兵迈着庄重的礼步,轻轻地将烈士骨灰盒从灵堂的骨灰安放格位中捧出来,端放在灵台上。
    “沈国良烈士,1962-1985,中共党员,83027部队特务连工兵排排长。1985年3月2日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执行排雷任务时光荣牺牲,追记一等功。”短短60多字,浓缩了沈国良烈士短暂而又光荣的一生。
    “我的孩子,妈妈看你来了!”时隔33年再次见到儿子的骨灰盒,烈士沈国良的母亲再也无法抑制多年的失子之痛,满眼浊泪,用颤抖的双手轻抚骨灰盒,饱含深情地擦去表面的灰尘。随后,由礼兵为烈士骨灰盒盖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护送移放至陵区新开设的烈士墓穴。
    看到儿子的“移灵入葬”仪式举办得这般庄严隆重,沈妈妈哽咽中带着感动:“国良走了那么多年中信健康,还有这么多人记得他,我也知足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移灵入葬更是对生者的精神抚慰。6年前,空军某部飞行员张国荣在某型飞机试飞时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34岁的宝贵生命。这次活动中,他的父亲在为儿子合上墓碑盖后发出由衷的感谢:“政府为我儿子做了一件大好事!”
    “入土为安,既让死者安息,也让生者心安。”据该旅领导介绍,镇江烈士陵园建陵较早,随着烈士安葬数量的逐年递增北美1776,特别是江苏省近年来开展的“慰烈工程”,让越来越多的散葬烈士“回家”,原先的墓地已远远不够,于是后来增加的烈士骨灰就集中安放于烈士骨灰堂。
    去年以来,镇江市政府进行陵区改造,拿出100多万元用于增设墓穴数量、购置高档花岗岩材质骨灰盒等,该旅积极参与工程施工,帮助整理烈士资料。据了解,像沈国良烈士一样,此前一共有47名烈士的骨灰存放在骨灰堂中,此次均入土安葬。
    “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首先要让烈士和烈属们得到更多的敬意。”在为沈国良烈士的骨灰盒盖上鲜红的国旗后,列兵陈明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坦言,过去总以为牺牲奉献是句口号,现在才发现就在自己身边。
    (童祖静 邵阳)

    △ 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中华手外科网,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雷达侦察连的官兵们来到沈国良等烈士的墓碑前,深情地为烈士墓碑擦去尘土,向烈士敬献鲜花。童祖静摄
    为英雄,我们还能做得更多……
    对于世界而言,你只是一个军人;对家人而言,你却是整个世界
    一大早,趁着太阳还没露头,沈爸爸就从瓜地里扛回来两个西瓜,顾不得喝口水、擦把汗,又赶紧手握镰刀,割起了门前院子里的草……
    得知自己的“兵儿子”们——来自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的10多名官兵,今天要来“上门认亲”,已过80高龄的沈爸爸一大早就开始张罗收拾。看到沈爸爸额头满是细细的汗珠,官兵们赶紧搀扶着他进屋歇歇。
    室外艳阳高照,这个家庭却冷冷清清,失去独子后,老两口已经习惯了这种孤寂。看到战士们一进屋就帮忙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沈爸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眼神中也带着一丝惆怅:以前国良探亲回来时,也是抢着干家务。看着眼前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沈爸爸感到自己的儿子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本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要事事亲力亲为。沈爸爸身子骨还算硬朗,他最担心的是沈妈妈,如今老伴体弱多病,自己更是不敢先病倒。
    进屋后,沈妈妈领我们走进烈士的房间,荣誉奖章与烈士遗照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时间磨去了军功章的闪耀金光,黑白色的军装照已经有些泛黄天逆陈辉。前些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了楼房,他们坚持为儿子留了一间,沈妈妈常常念叨:留着房间,万一儿子回来了能有个地方住。
    1985年春节后龙船招聘网,他们最后一次收到儿子的来信。握着发黄的信纸,沈妈妈永远也忘不了里面的话:妈妈,家里过年放鞭炮了吧?我在战场上开枪当鞭炮,咱们也在这里过年。
    信中活泼的言语,没有丝毫悲伤的迹象,可没想到,这封信竟成了沈国良的“遗书”。
    “国良每月都给家里写信,但这封信后突然就断了音讯。”久未收到信件的老两口开始忧虑不安,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直到民政局的人来到家门口,彻底打破了他们心中仅存的一点侥幸与愿望。
    噩耗如同五雷轰顶,沈妈妈哭得撕心裂肺,精神一下子垮了,右眼也在一年后因流泪太多而失明。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滞留票。”盯着儿子的黑白照片,沈妈妈的眼泪又一次夺眶而出,“我眼睛现在看不清了,但国良的样子时时都在我的脑子里,永远也忘不了!”
    我们了解到,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沈妈妈思儿之心就越发深切,身体较过去也越来越差,前阵子患了急性胰腺炎,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肯定是国良在喊我。”无数个深夜,沈爸爸都能听到沈妈妈在梦中呼唤着孩子,喊着喊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醒了,经常就是这样,一整夜一整夜地难以入眠。
    英雄已经走远,留给亲人无尽的思念。30多年过去了,失子之痛依然在这个家庭刻骨铭心。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沈国良只是一名军人,他牺牲在战场,是履行职责,无上光荣;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沈国良就是整个世界,是父母的精神支柱与灵魂寄托。
    不朽功勋彪炳史册,红色记忆永不磨灭。习主席指出,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扎基亚,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饮水思源,将心比心满秋演员表,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不朽功勋,每个人都要牢记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所有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战斗即将打响,我儿子带领工兵排负责排雷开道,不慎触雷壮烈牺牲……”又是一年新兵入营时,沈爸爸挂着“光荣烈属”的绶带,深情讲述儿子的战斗事迹,为参军入伍的小伙子们打气鼓劲。
    “这是一次重温,更是一次铭记,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这些年,沈爸爸积极参与到烈士英勇事迹的宣传中,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今的和平是英雄们用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永远都不能遗忘他们的丰功伟绩。
    沈爸爸心中一直搁着两件心事:一是想让儿子的骨灰早日入土为安;二是希望政府能够定期为牺牲的烈士组织纪念活动。
    “孩子的‘衣冠冢’有墓碑,但骨灰一直存放在镇江市烈士陵园的骨灰安放格位中。”多数中国人都有入土为安的思想,沈爸爸沈妈妈也不例外。迫于陵园原来的墓穴已满,然而改造扩建需要时间,这件事一直被耽搁了下来,直到不久前才入土安葬。
    对烈士的纪念活动每年都有,但一度社会各界对英雄精神的关注度降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已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我们可以不在乎,但国良那么年轻就把命留在了战场,他不能被遗忘!”沈爸爸沈妈妈的一番肺腑之言,像针一样扎得人心里生疼。
    细细想来,何尝不是。曾经的一等功臣,他与他的家庭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被遗忘,我们在村里询问了几个同龄人,青年一代甚至都不知道村里还有一个烈属家庭,更别提知道烈士的姓名与战斗故事了。
    “烈士精神是民族之钙,唯有让烈士有尊严地躺下华中科技大学专科,民族才能有尊严地站起来。”前来慰问的该旅指导员张令昌提到,当前少数群体对英雄主义的选择性忽视,不仅寒了烈属的心,更在侵蚀民族的魂。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令我们倍感欣慰的是,一批批别有用心的网络大V纷纷被谴责,弘扬英雄精神正在逐渐成为社会主旋律。我们走进郁郁葱葱的烈士陵园,只见一座座墓碑修缮得美观大方,周边卫生打扫得干净整洁。
    在烈士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一对年轻夫妇正带着10岁左右的孩子驻足于一块“誓死守住阵地”的血书前,听着解说员的讲解,孩子虽然还有些懵懂,但眼中分明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烈属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要让烈士与烈属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尊崇
    对于为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军人,习主席深情叮嘱:“我们怀念他们,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这既是殷切嘱托,也是对英烈最温暖的告慰。
    在儿子牺牲后不久,沈爸爸沈妈妈就多了一个“儿子”——沈国良的战友李彬。
    “沈排长倒在我的怀里,死之前久久看着我,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李彬当时是营里的卫生员,他知道,沈排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爸妈。李彬当时就决定:回去后,要替沈国良烈士给他的父母尽孝。
    这些年,李彬走遍大江南北,除了为牺牲战友扫墓,还找到了其他16个烈士家庭,认了18位爸爸妈妈。在李彬感染带动下,沈爸爸沈妈妈又有了一群“兵儿子”——来自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雷达侦察连的官兵们。如今,每逢新兵入营、清明祭奠、烈士纪念日等时机,这个旅的官兵们都会走进烈士家庭,力所能及地替烈士为父母尽孝心。
    不仅关心烈属的人多了起来,祭奠烈士的氛围也在逐渐浓厚。不久前,进出村庄的主要桥梁也以沈国良的名字来命名。我们踏上“沈国良”桥,桥头矗立着沈国良烈士1∶1的半身塑像纪念碑,底座上详实雕刻记载着烈士的个人信息和战斗历程。据了解,在沈国良烈士家所处的镇江市丹徒区,这样的桥梁总共建造了8座。
    “烈士已流血,决不能让烈属们再流泪。”丹徒区双拥办主任凌青告诉我们,烈属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除了逢年过节送慰问金、慰问品外,他们还在农忙季节组织民兵帮助收割庄稼,农村合作社每周常态化上门巡诊,为烈属开通服务热线及时解决现实困难。
    “既温暖了烈属的心,又洗礼了官兵的魂。”采访结束之际,我们深刻感受到:每一个烈士家庭,都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的课堂,走近英雄亲人、聆听英雄故事,不仅让一颗颗英雄精神的火种深深植进战士的心田,化为自觉担当强军重任的强大精神动力,更让他们自觉加入到铭记烈士、关爱烈属的行列中。
    抚慰英烈,我们一直在行动。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各类关爱烈士亲人的活动,“关爱英烈亲人、崇尚英雄精神”的氛围渐浓。在全国第5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笔者打开手机下拉菜单,满屏推送的都是关于祭奠英雄的消息。
    “这个烈士纪念日,让我们一起再为英雄们做点什么呢?求支招!”没想到,笔者在朋友圈发帖不到10分钟,就得到了数十条回复:“一起去扫墓吧!”“给烈士献个花”“带孩子参观烈士纪念馆”……
    尊崇源自内心国色无双,让烈士与烈属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尊崇,我们正在努力着庭院里的女人,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
    (童祖静)

    铭记历史 不负英魂
    一个国家的“烈士记忆”,关乎国家的尊严与形象,更事关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集体认同。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稳定,无数英烈前赴后继“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告别“小我”走向“大我”天赐情缘,舍弃“小家”保全“大家”,功勋必将彪炳史册,精神终将永垂不朽。
    逝者已矣,祭奠告慰曾经为国捐躯的英雄先烈,既是我辈应当履行的敬仰、缅怀之责,也是中华儿女传承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之需。生者犹在,于情于法于理,我们都应该优抚关心好烈士家属,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关爱优抚烈属,对烈士本身就是最好的告慰和缅怀,这是对生者受伤心灵的温暖抚慰,也是解除英烈生前后顾之忧最基本的举措,更是从国家层面对烈士精神的肯定、纪念、激励和弘扬,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力的引领导向。
    关爱优抚烈属,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共同用力,何权谋不仅仅要做好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固定节日的祭奠仪式,更紧迫的是把关心照顾放在日常,自发地用各种方式为烈属们送温暖献爱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关爱优抚烈属,其实就是最好的国防动员令。只有让每一名烈属都有尊严且幸福地活着,才会激励更多的军人奋不顾身地抛头颅、洒热血,才会有更多的“小家”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亲人和爱人送上战场保家卫国。
    铭记烈士,勿忘烈属。如今“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正在全军如火如荼地开展狼王罗伯,我们更要借势东风,深度发力,在崇尚英雄、缅怀英烈、灌注基因、培塑风骨上快走一步、走深一层,切实把烈士精神赓续传承好,真正做到融入血脉、根植骨髓,为实现强军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杨旭)

    本文刊于2018年10月2日《解放军报》
    “军营观察”版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编辑:关璐瑶;
    编审:张华婧;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