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长途汽车站为你朗读丨斯雄《花戏楼记》(解说词教科书)-亳州晚报社

    为你朗读丨斯雄《花戏楼记》(解说词教科书)-亳州晚报社
    提示点击上方亳州晚报社↑关注我们



    《文汇报》(2017年10月31日A28版 )

    《文汇报》(2017年11月1日 B7版)
    花戏楼记
    文/斯雄 朗读/肖玉

    大关帝庙 吴磊摄
    第一次踏上安徽的土地,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而第一站到的,就是亳州。
    亳与毫,仅一“—”之差,容易念错,倒也容易记住。《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均为医家推崇的上品。“芍药之种类”,“此都独擅”,尤为繁多。
    当地的人很深情地告诉我,“芍药花,是亳州的‘勿忘我’”,当年曾引我无限遐想大明星小跟班。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亳州的花戏楼。
    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位于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现存有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创建戏楼题名碑》,详述康熙年间在大关帝庙增建戏楼的经过;此后屡有增建重修。
    亳州是我国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自唐代就异常繁荣,闻名全国和东南亚一带。清康熙《亳州志》记载:“豪商巨贾比屋而居,高舸大舫连樯而集。”各地客商在亳州城内以“乡帮”而立门户惠安人才网,计有两广帮、上海帮等7个帮梨花颂歌词,在城内共营建36个会馆南充长途汽车站,以此作为聚议和招徕行商的场所。

    喜上眉梢 吴磊摄
    山陕商帮也称晋商,明清之际,富甲天下,以药闻名的亳州自然少不了他们的足迹。
    花戏楼,就是当年山陕帮药商修建的会馆,是一组群体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
    旧时会馆功能有三:一则祭祀神灵,二则娱乐亲朋,三则为到异地的同乡们提供一个聚议、安身之所。
    与徽商崇拜的精神领袖是南宋时期的朱熹不同,晋商崇拜的精神领袖是三国时的关公,即关羽、关云长。
    关羽是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认为是集忠、义、礼、智、信、仁、勇于一身,社会上逐渐形成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文化格局。不仅如此,后世认为关公创造发明了最初的记账法,又以信义为本、忠勇为事,被尊封为财神,四处供奉,祈求关帝保佑平安、财源广进。

    鹰扬宴 吴磊摄
    穿过新建的题有“花戏楼”三个大字的影壁,见一仿木结构砖雕牌坊,有高大巍峨之势,正是大关帝庙的山门。
    牌坊座北朝南,气势恢宏。正面有三门通道,正门中央拱门上方横排题“大关帝庙”四个金色大字,其上竖排有“参天地”三字,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门和鼓楼门。
    “花戏楼有‘三绝’。”导游一上来,就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见我们一脸错讹、一头雾水,她指着牌坊说:“第一绝就是山门上的砖雕”。
    在正门寥寥数十平方米、厚度不足两寸的水磨青砖上,雕有52幅作品,共雕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组成《李娘娘住寒窑》《三顾茅庐》《白蛇传》《郭子仪上寿》《吴越争霸》《达摩渡江》《老君炼丹》《魁星点元》等戏文6出、人物故事16幅、动物典故24幅。
    松鹤延年 吴磊摄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装饰艺术之一,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在中国众多的砖雕流派中,一般认为有南徽北晋两大流派,不同地域的砖雕艺术风格,既有融合之处,又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徽派砖雕清秀雅致,晋派砖雕浑厚朴实。

    龙腾致雨 吴磊摄

    刘备拜乔国老 吴磊摄
    大关帝庙正门的砖雕,属晋派砖雕,场面宏大。砖雕上的人物虽然小如花生米粒,但都栩栩如生,结构严谨、线条圆润、题材丰富而又有内在联系,同时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西乡二中,珠联璧合,全部手工雕琢。
    “大关帝庙”四字之下,一块名为《郭子仪上寿》的砖雕,最为惹眼。图案雕刻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做寿汗颜时刻,文武百官、七子八婿前来贺寿的喜庆场面。

    郭子仪上寿 吴磊摄
    整块砖雕横长2.9米,竖高0.25米,刻有42个人物,有的扶老携幼,有的坐轿骑马,个个喜气洋洋,满面春风。郭子仪端坐正堂,身后有一个硕大的“寿”字。文武百官依次站立,或手捧贡品,或俯身作揖,形态各异。砖雕画面两侧亭台楼阁玉立玫琳凯面膜,车马人流熙攘,一派富足祥和景象。整个雕刻布局均匀,比例适宜,刻画细致入微,令人叫绝。
    《三顾茅庐》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徐子韩。鼓楼上方这幅砖雕的刻画,既有故事性朴志晚,又有画面感,相当传神:
    左边三人为刘备、关羽、张飞,居画面中间、背手而去的,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右边在睡榻上睡觉的是诸葛孔明,榻前一茶童正持扇给灶内煽风,灶上放置茶壶一把,旁边有水缸一、水桶二……
    “诸葛亮的睡榻前有啥?大家看见了没?”导游又开始卖关子了。
    我们瞪大眼睛,仍然看不真切。
    “有诸葛亮的一双鞋子,很逼真吧。”导游指给我们看,并在我们一片“哦哦”声中接着介绍,“大家再看榻前右边的屋子,看见什么了?透雕的窗棱和雨搭,有细如火柴杆的竹竿支撑着雨搭;透过窗口,屋里的桌椅和笔墨书籍清晰可见……”
    牌坊上的砖雕,大多采用组合型砖雕,刀法细腻,构图新颖庶女生存手册。浅浮雕、高浮雕、透雕、镂空雕和线刻等雕刻手法交替运用,考虑布局、位置、比例、大小等关系,还有对称、呼应、疏密、虚实、明暗、刚柔等对比手法,力求主次、远近分明,强调立体感、空间感和韵律美。
    钟楼、鼓楼墙面同样嵌满砖雕,技艺与题材,一如正门重生田园香。“范睢逃秦”、“蟠桃孝母”、“寿比南山”、“鸳鸯戏莲”等等,莫不巧夺天工,形象生动。
    历经300多年日晒雨淋,我们惊诧于花戏楼砖雕居然能够完好无损。
    当地人告知,亳州民间当年在烧制青砖的过程中,运用一些特殊工艺,掺进发丝、棉絮等调和物,使得青砖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岁月无痕,精华留存。可叹花戏楼青砖独特的烧制工艺业已失传,花戏楼的砖雕遂成艺术绝唱,成为世间珍品和孤品。
    在正门入口处,左右两边分列两根高16米的铁旗杆,被称为花戏楼的又一绝。

    铁旗杆 吴磊摄
    旗杆共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蟠龙盘旋而上,顶端铸丹凤一对,昂首翘尾,似引颈长鸣,展翅欲飞安彦良和,生动传神;凤顶上高悬日月,光芒四射;每根旗杆还有三层挂着风铃的方斗,悬挂24只玲珑的铁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叮当,清脆悦耳。
    旗杆造型独特,高大雄伟,世所罕见,令人称奇。其铸造与竖立方法,至今仍是个谜韩以烈。
    走进院内,迎面正对关帝庙大殿,殿高10米,坐北朝南。大殿分前后殿,前殿券棚是五架结构,雕绘富丽堂皇,为观戏所用;登四步台阶入后殿,殿宇高大宏伟,是大关帝庙的主神祭位,供奉关羽木雕像,肃穆、威仪。两侧原立有关平、周仓像,毁于侵华日军。
     
    大关帝庙前石狮子 吴磊摄
    与大关帝庙正对面、正门牌坊的背后,即是座南朝北的戏楼。
    戏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进入院内的通道,上层是演戏用的舞台。舞台前伸,形如“凸”状,四方翼角,屋面琉璃铺饰,金碧辉煌。舞台全木结构,用六根立柱顶立,檐角之下立方柱六根娄昭君。

    戏楼 吴磊摄
    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曰“清歌妙舞”,中间上下场门有二额“想当然”、“莫须有”。台前悬挂木对联曰“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舞台两旁小台有二侧门,额上题“阳春”、“白雪”。
    戏台上方的藻井中,有“龙凤呈祥”、“鹤舞朝阳”、“鹿灵献寿”等彩绘图案九幅。抱柱之间有两重大枋,枋上垂莲悬狮,隔成两段或三段,每段都是大木透雕,层次分明,玲珑剔透,其精巧与前门砖雕交相辉映。

    舞台屏风 吴磊摄
    木雕的内容主要是三国戏文十八出,如《长坂坡》《割须弃袍》《七擒孟获》《三气周瑜》《击鼓骂曹》《空城计》等等。其余藻井,梁枋之间布满彩绘,有戏文、人物、花鸟、山水等。戏楼木雕通体施以彩绘,色彩浓烈,对比强烈,人物形象逼真,灵动鲜活,庞晓杰极富通透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戏楼明间面北老檐枋东侧木雕 吴磊摄
    木雕彩绘,为花戏楼的第三绝。虽历经岁月风霜,至今仍然色彩艳丽,难以想象。遗憾的是,当时所采用的“一色三套平涂”彩绘技法,据称已经失传,以至于一些失色之处,后人不敢贸然补色。

    牡丹 吴磊摄
    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故俗称花戏楼。随后逐渐成为包括大关帝庙、戏楼、武穆王庙、火神庙、朱公书院等总体建筑群的统称。
    花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代表了清盛世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风格,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碑记称,“关帝庙特华,内及雕镂藻绘之工,游市廛者伍次友,每瞻不能去”。
    方寸之地,展现大千世界。戏楼“三绝”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赵一娜,更是意蕴无穷、耐人寻味。

    长坂坡 吴磊摄
    牌坊上部左右两边的雕塑内容,都像是一组连环画,有故事有情节,更有文化春丽的劫难。比如,上右画面为“麟吐玉书”的石雕,竖条内容为“六合同春”。其下分别有“狻猊”、“怒蟾斗狮”、“三阳开泰”、“鲁隐公爱鱼”、“陶渊明爱菊”、“五世其昌”等——表现对于文明的追求爱努努电影,要有像狻猊、怒狮那样热烈的追求和奋斗精神,有像鲁隐公、陶渊明那样的心境,才会有“五世其昌”的好结果。既反映了市民文化中企求平安、多福、发财的世俗需求,又展示出对于美好生活热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审美情趣,让人津津乐道,流连忘返。

    空城计 吴磊摄
    遥想当年,每年三次举办祭祀关帝的活动,大关帝庙的香火一定很旺,求财祈福求平安的香客络绎不绝;同业、同乡们每每聚议、娱乐,有如堂会的戏台演出肯定热热闹闹、红红火火,除了晋剧、秦腔,或许也少不了豫剧、黄梅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走出繁华散尽的花戏楼,我分明看到了一抹远去的岁月,一段凝固的记忆,一种精深的文化,一个盛世的繁华,还有生生不息的人生追求。
    是啊,古往今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亘古不变,始终如一;唯有积极有为、奋发向上,方能海阔天空,幸福平安永驻。
    来源:文汇报
    作者简介
    斯 雄
    本文作者
    斯雄,本名朱思雄,湖北洪湖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以编报纸、办杂志为主业,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兼及时评绿云仙路。现为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高级编辑。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人大新闻奖、中国政协新闻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网评人”。著有《南沙探秘》《游方记》《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港》《香港回归十年志(2003年卷)》《平等的目光》等。中央电视台“亲历·见证”栏目为其拍有纪录片《双城故事·爱在他乡》。
    2017年,斯雄推出游记散文“徽州八记”系列:第一记为《琅琊山记》,第二记为《凌家滩记》,第三记为《石牌记》,第四记为《大通记》,第五记为《小岗村记》,第六记为《淠史杭治水记》,第七记《科学岛记》,第八记《花戏楼记》史瓦西黑洞。
    《徽州八记》已结集成有声版图书,即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肖 玉
    本文朗读
    肖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音员、主持人。1985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担任《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音员和青年节目、残疾人节目主持人,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音员、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北京大学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教师。肖玉主创的近30篇(部)广播、电视作品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收入语音资料库。部分作品被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新闻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作为教学示范教材广为使用。她主创的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等国家级政府奖项。肖玉出色的专业素养和高水准的播音主持风格,让听众感受到播音艺术的无穷魅力。
    2008年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大家都在看
    ?我倡议春节不燃放烟花爆竹,接力!转发就是态度!
    ?亳州将遴选这4类人才!看看你可符合条件
    ?亳州城已年味十足,你家年货都准备好了吗?(精彩视频)
    整理:张超凡 讲述:叶秀岭 编辑: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