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研诗为何我们的孩子会有自卑和重度拖延症?-有听故事

    为何我们的孩子会有自卑和重度拖延症?-有听故事


    点击上方语音,我读,你听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生命的儿女法老墓的诅咒。他们通过你而来,但并非源自于你,他们与你相伴,但是并不属于你。”
    中加两国对待孩子的态度的差异,首先源于一些观念的不同。

    《小别离》电视剧真实地反映出当下国内的教育现状
    中国讲究孝道瑟兰迪斯,现在还有不少父母喜欢让孩子学《孝经》侏罗纪狂鲨,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不容易,对父母的生养之恩要铭记在心茶花凤仙。我们常说,怀胎十月、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多么不易,孩子天生下来的原罪似乎就是欠父母的。因此,让中国父母理解孩子不属于我们真是不大容易。
    而西方的普遍意识是: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养育孩子也是个享受做父母的过程。
    另外,按照梁漱溟先生的研究姜雨晨,西方由于信仰基督教,重视神与人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等级意识弱,更平等。中国自古是家族社会,重视辈分,人与人之间没有边界意识,只有天然的长幼尊卑的秩序。

    中国式教育辅导
    在这样的观念前提下,中国父母对“尊重孩子”这个概念相对陌生。由于自古没有这样的观念,“尊重孩子”对中国父母来说,更算一个教育新理念。
    加拿大的观念中,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是独立的个体,因此,父母不会拿孩子去比较、装点面子。
    而国内很多父母是用对比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你怎么不如谁谁谁;隔壁谁谁谁那么笨,考试都比你好。或者用被他人笑话的角度来教育孩子——你这样做,别人怎么看你;你这样做,别人会笑话你;你穿这件衣服,会被人看不起;你做这个工作,给家里丢人;你和TA结婚有辱门第等等。这种比较,显然是不尊重。

    温哥华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上学
    而加拿大不仅不会这样比较,还会尽量保护隐私,不造成比较的可能。比如学校成绩从来不排名冈山智树,成绩单不突出分数,成绩单甚至都不让其他同学代领。
    在加拿大,父母也没有希望孩子养老;孩子出于爱而照顾父母,而非责任义务。子女成年后,和父母相对独立,双方互不干扰,互相尊重彼此的界限。从孩子是否读大学、读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和谁恋爱、是否要孩子、要几个孩子等等,父母都不会干涉。子女也不会干涉父母的离异、再婚。
    加拿大的成年人对孩子说话非常礼貌。加拿大人的礼貌是全世界出名的。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是下意识用语,频繁到简直防不胜防。甚至公交车坏了,前面的电子屏对外打的都是“SORRY”。这些听起来像笑话,但是他们对孩子说话的礼貌程度,刚来时真是让我感动到要落泪。
    在国内,领导批评下级、父母批评孩子、老师批评学生时,后者是绝对要低眉顺目的。博研诗而这里,任何人之间的对话都就讲究目光接触。迪迪有个老师和学生谈心时,学生坐在椅子上低头不肯看老师,老师就蹲在地上,仰着头看学生,以此达到目光接触。目光接触一方面是表达尊重,另外也是看对方对谈话的接受程度。一个在谩骂呵斥声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有完善的自尊。
    加拿大老师和学生说话时,不会有太重的词,更不会有否定、侮辱性的语言,就算是命令,也会用Please,只是语气严肃一些。运动队、音乐、画画等等这些课外班的教练、老师从来不会责骂,如果有指导性建议,也总是说“你如果怎么样就更好了”。孩子的任何一点进步老师们、家长们都会看在眼里。
    加拿大社会对孩子的尊重的另一个直接体现是尊重孩子的感觉。
    国内常说,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有一种饿叫:我妈觉得我饿。这种特殊的冷和饿,加拿大基本没有。在加拿大,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会抓勺子吃饭,就能自己决定是否穿厚衣服,是否吃饱了。

    温哥华城市风光
    经常看到小小的孩子围着围嘴,坐在餐椅上,吃到脸上身上桌子上地上到处是。很少见喂饭的。小孩子去上托儿所,也是自己吃。这边的饭也简单,最方便的食物之一是披萨。我见过小小的孩子跟着父母去购物,中午就跟着父母一样风暴之门,也拿着披萨啃。他们无所谓冷热,不是吃饭都要喝汤庄淑旗,所以吃饭很简单。

    加拿大总理与中国学生合影
    北美的教育大纲中认为,一般的孩子最晚到5岁上学前班,就应该自己负责自己的穿衣了,就是自己从衣柜中拿适合当日的衣服,自己穿上。家长可以给建议,但是孩子要学会自己负责。
    尊重了孩子的感觉龙行宇内,再向上升,就是尊重孩子的感情、意愿。
    加拿大社会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尊重也很棒。首先,孩子上的课外班都是实打实的兴趣班,不是为了补短板,是孩子喜欢金大人的梦。西方教育的理念之一是扬长,不是补短。想想也对,任何人都有很多不足,补不过来。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开心,愿意心甘情愿地付出。
    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才能培养独立人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到了高中,上不上大学、上大学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这些都是以孩子的意见为主了。也不会出现孩子抱怨不喜欢专业,那为什么还要上,因为是我爸妈让上的这样的情形。
    加拿大这边孩子从小学习、游戏,都强调passion,就是热情。你有热情,才有未来。我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当我做研究写文章时地狱十九层,我的快乐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当我正式写作后,我找到了归属感。
    国内的许多孩子被评判为有“拖延症”,究其原因恐怕拖延的还是不想做的事情。孩子在学校高密度学习一天,又没有什么户外活动,回家要写作业还要继续更深度的学习,根本就不堪重负。那些批评孩子有拖延症的父母可以试试,如果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看看他是否还拖延。
    因此,有国内的家长和我讨论怎么对付孩子拖延时,我的建议是:少管、少催。催得越多,孩子越慢;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触。当父母逼迫孩子做他们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强加给他们太多任务时,他们就越能拖延。他们自己喜欢的事儿、想做的事儿从来不会慢。
    最后想说:孩子不是投资。如果怀着投资的心态养孩子,指望他将来如何获得所谓的成功,那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因为把他当工具了。张瑶萱我们社会上盛行一种功利主义思想,有的人甚至崇尚丛林法则,其实仔细想想,这些都是大有问题的。
    文章来源于搜狐网,如若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 END -
    有听故事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原来孩子最喜欢听这句话!爸妈你说过吗?
    “我们的父母,正走在告别的路上”
    霍思燕—给孩子温柔而坚定的爱!
    1-14岁孩子成长密码,有孩子的家长都收藏了!
    别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一个小故事让你明白伤害究竟有多大!


    我想要你的一个赞,就像在对我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