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更多贫寒学子通过教育逆袭人生出份力 【好记者讲好故事】-达州科教

    为更多贫寒学子通过教育逆袭人生出份力 【好记者讲好故事】-达州科教

    7月25日,达州日报社举行“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活动千金绑架案,达州日报教育周刊记者陈鲸印和日报的其他4名记者(邱霞、孟静、魏华、闫军),以及达州晚报的李睿琴葛蕾、杜晓辉、卢璐、汤燕艳、杨航等5名记者分别上台进行了激情演讲。

    陈鲸印带队小记者到北京采风,火车上指导小记者写作。
    达州日报教育周刊记者陈鲸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心系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身体力行为贫寒学子通过教育逆袭人生奉献爱心,助力寒门学子成长成才的故事。以下便是他所讲述的几则小故事:
    7月22日,教育周刊一版刊登了我写的一则消息:《我市惠民帮困助学活动全面展开 欢迎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之所以写这则稿子,不是因为我想多写稿子多挣稿费;也不是因为我和市惠民帮扶中心的领导们关系密切,想为他们的工作增光添彩;更不是因为近年来每年市惠民帮扶中心都支持我在达州日报上写了几万元专刊广告,我想多写稿子回报他们;而是因为我希望家庭贫困大学新生都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顺利入学小鸠唱的歌。党中央有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宣传好党的惠民帮扶政策,为家庭贫困大学新生、尤其是我市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上大学出份力。
     
    采访中我了解到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项目抗战二十年。省内院校每生500元,省外院校每生1000元。按申请的先后顺序,优先解决贫困家庭子女,领完为止。我也把它写进了稿子李艺智。这,对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政策,我还把达州日报网、掌上达州APP的报道转发到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及QQ空间,并通过我的微信朋友和QQ朋友强化宣传。
     
    多方了解信息,准确提供教育政策解读服务,是我为贫寒学子上学无忧提供帮助的举措之一。
    举措之二:编采优秀少年故事,用他们的故事激励成长过程中遭遇不幸和磨难的青少年朋友。
    今年,我先后采写了达川区福善镇患病12岁少年郁近,与爷爷相依为命,患病后躺仍在病床上坚持学习;大竹县石河镇少年王奚汝抗病16年创造生命奇迹,2岁时智力和身体基本归“零”,如今正备战高考;开江讲治镇慈竹庙村少年刘呈园,父亲去世,母亲失明,她艰难撑起一个家,下学期就要读高中等优秀少年的故事,在《教育周刊》《校园周刊》发表。
    举措之三: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自2014年以来,由教育周刊部主编冯尧牵线搭桥,我联合福建新城市人公益助学团和福建蚂蚁力量公益服务中心已连续4年每年2次在我市宣汉、开江、万源等地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广泛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已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子女1000余人次。
     
    今年的5月25日盛世女皇商,我们先后为宣汉县柏树镇中心校、万源市长坝学校、开江县甘棠镇冠子山村小学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子女每人送上了200元慰问金及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每到一处,我们都和孩子们拉家常,鼓励他们要勇敢,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开心生活,力争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洗衣歌简谱。我们还给他们赠送了《校园周刊》,希望他们多向身边的同龄人学习凤保宁。针对所慰问的孩子性格较孤僻、不善言谈等问题,每到一处,我们都和老师们很好交流,希望老师们不仅要从物质上多帮助他们,更要从精神上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因为福建新城市人公益助学团负责人不幸今年去世等原因,导致今年所筹资金略显不足。资助工作中茉雅减肥操,我出资为每个孩子购买了书包、笔及文具等所有学习用品。
     
    目前,我们在宣汉县宏帆巴人广场建立的爱心书吧即将落地。福建爱心团队在四川达州终于有了一个家。爱心书吧将于每周周末向进城务工子女免费开放。我们还拟把更多的课外书籍送给渴求了解外面世界的山区小朋友。
    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关爱,也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简单爱小f4。记得2003年,我刚到报社工作不久,了解到达川区双庙镇一对孤儿生活异常艰难,写了一则通讯发表在当年的《达州日报?教育周刊》上。我给这对孤儿捐助了一个月的工资,把刊有这则通讯的报纸送到了区民政局和双庙乡党委政府领导的手中,希望他们多关爱这对孤儿。不久,区民政局为这对孤儿送去了5000元慰问金及棉被、油粮等,当地党委政府将这对孤儿纳入了农村低保,为他们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后来,这两个孩子都顺利考上了大学。
    帮助更多贫寒学子通过教育逆袭人生师父好坏,我一直在努力。为什么会这样做,缘于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成长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要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农村少年明知故爱。
     
    我爱好写作,1990年至2000年间,我写了很多言情小说类、纪实散文类文章向报社投稿,报社的很多老师都帮助过我。如晚报的王承德老师经常亲自动笔改我的稿子,我曾写一则“赶集的老乡因为看不懂门牌号走错门,被房子的主人误认为是小偷”的消息,在起标题时,王老师用了《“小偷”栽在没文化》,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的生活周刊主编李天泉先生,还专门为我写的方言版故事开辟了专栏。
     
    后来,教育周刊的冯尧主编在茫茫人海中发现了我还能写点东西,我有幸成为了达州日报教育周刊部的一员闲欢小邦。到报社工作后,领导们给我的信任和支持不胜枚举,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让贫寒学子通过教育逆袭人生华大桂声,能帮他们多少就帮他们多少冷宫太子妃。因为心中有爱,所以对贫寒学子格外关爱。这种爱,是大爱碰撞之日,是真爱。这份真爱,会伴我一生星际猎爱指南,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也将温暖我一生。
    编辑:徐春红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主办/达州日报●教育周刊
    营运/达州市一点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出品/冯尧
    总监/王万礼
    监制/桂爽 陈鲸印 刘礼全
    制作/徐春红
    新闻热线:
    桂 爽:13096198140 王万礼:13795671968
    刘礼全:18048068817 陈鲸印:13079051000
    徐春红:1388286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