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商大为气象献光华——记乌鲁木齐市大西沟气象站 用热血守冰川-盛行天山

    为气象献光华——记乌鲁木齐市大西沟气象站 用热血守冰川-盛行天山
    《和谐新疆》2015年4月刊
    【单位简介】乌鲁木齐市大西沟气象站成立于1958年6月,位于乌鲁木齐县大西沟天格尔峰山腰,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旁,北纬43°06′,哈商大东经86°50′,海拔高度3539米,是国家一类艰苦台站。其前身为天山云雾站,当时隶属于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云雾物理实验与气候监测。1975年交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管理,2007年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更名为大西沟国家气象观测二级站。57年来,一代又一代气象人执着坚守在深山小站,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高山缺氧、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等诸多困难,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基础气象业务、冰川观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雪莲生长观测、汛期为气象台服务等任务,多次被评为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先进单位,并涌现出一批国家、自治区级先进个人及劳动模范,为新疆气象防灾减灾事业作出了贡献。

    天山一号冰川群位于新疆天山天格尔峰北坡,该区域现代冰川类型集中,分布有大小现代冰川328条知秋相学。该冰川群距离乌鲁木齐市区约120公里,为世界上离大都市最近的冰川,是乌鲁木齐河、头屯河、三屯河和乌拉斯台河等流域的源头,也是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静县及五家渠市生产生活的水源地,对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水资源稳定、自然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地球上的冰川和冰架目前正在不断消融,而且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在新疆天山,约有22%的冰川体积在过去的40年里渐渐消失。以天山一号冰川为代表的众多冰川也难逃此劫,天山一号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在1962—2006年的40多年里,其面积减少了0.27平方公里,并呈加速减少的趋势,冰川融化和萎缩的速度着实令人吃惊、揪心。
    冰川的气候变化引起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于2014年正式批准建立新疆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组织各有关部门联动协作,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全力保护冰川及区域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时刻掌握冰川气候变化,为保护冰川提供重要依据,气象部门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气象部门就非常重视对新疆冰川气候的研究,安排专家对天山一号冰川群进行综合考察,并在此设置气象观测点,前任国家气象局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也曾在此做过冰川研究。经过57年的发展、演变,这座新疆海拔最高,地处天山一号冰川群核心区域的乌鲁木齐市大西沟气象站,成为国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最前沿气象台站,为研究、保护冰川提供基础观测服务,57年连续、准确地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气象数据和资料,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疆海拔最高的气象站

    从乌鲁木齐驱车前往大西沟气象站,沿216国道一路南行,出城后不久道路开始缓坡上升吴亦凡草粉,过了后峡之后,车一直在崇山峻岭间穿行,道路越来越陡峭,有几处曾发生过重特大交通事故车辆翻落悬崖的警示牌耸立在路边,昭示着路途的艰险。大约3个多小时,车辆到达大西沟气象站。环顾四周,气象站被天山一号冰川群包围着,气象观测点的石碑上铭刻着这里的海拔高度3539米,此处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2摄氏度,由于山体的遮挡,这里每天的日照时间较短,方圆数十公里为高寒无人区,相邻的只有中国科学院新疆冰川站,而该单位只在有任务时派人前来,完成工作即撤下山,极少在此过夜,而常年日夜驻守的,只有大西沟气象站的几位气象工作者。
    据乌鲁木齐市气象局副局长张建新介绍蔡加敏,虽然大西沟气象站为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不适宜人居的恶劣环境给站上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困难,令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但工作人员的选拔较其他台站更加严格。首先,必须为自愿报名的年轻男性,思想觉悟高、身体条件好、业务技能过硬,更重要的是,要热爱气象事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并经严格的业务培训和体能训练后,方能被选拔在这里工作。
    目前,大西沟气象站共有4名工作人员,被分成两组,一组在气象站当班,另一组则回乌鲁木齐市气象局休整、学习、培训。两组人员每个月轮换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能要在山上呆更长的时间。
    当班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看似简单枯燥,实则要求很高的工作。早晨,6点半起床,检查前一夜报文有无缺报或故障,进行质量控制,必须在7点之前予以解决,7—8点做发送天气报的准备。全天3次人工向自治区气象局数据中心发送天气报文,内容为详细的天气现象,具体时间为8点、14点、20点。其他每个整点,由电脑系统自动向自治区气象局数据中心准时发送基本气象要素,包括气象、气压、湿度、风向、风速、地温等,当班人员要进行人工检查和质量控制,对出现意外的数据进行人工干预,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有设备维护、室外气象及冰川观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多项任务需完成。
    据介绍,大西沟气象站自建站以来,通讯系统共经历了摩尔斯发报、短波电台、窄带卫星单话音系统、宽带卫星综合通信系统4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完全是摩尔斯发报,无论是传输气象资料还是工作、生活上的联络都是摩尔斯发报机,发报及报文内容的翻译都是专业人员,发报时需要一个专人手摇发电,投入人员较多且非常不方便。20世纪90年代整个通讯工具都是电台,电台相比摩尔斯发报机其语音传输比较直接,但传输受外界影响较大,效果不很理想。2003年安装了中国电信乌鲁木齐长途传输局的卫星电话,尽管扩大了联系的范围,可以直接和局里、家人联系,但由于费用昂贵,使用效率并不高,通话延时较长,主要用于工作。直至2007年6月由自治区气象局业务处调研并投资4.2万元安装iPSTAR宽带卫星综合通信系统,实现了该站综合数据的卫星双向通信,该套设备彻底解决了该站通讯中多年来存在的瓶颈问题。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三源里菜市场,可以实时传输自动站监测资料,真正实现了基本业务的自动化一条安达鲁狗,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话传历史;同时通过卫星链路还实现了INTERNET网络接入,极大地方便了台站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卫星通信系统集成的两部iP卫星电话的开通,使该站工作人员能够在站上随时与家人、朋友联系,通话时间不再受限制,并且费用相对较低廉。
    由于大西沟气象站地处偏远路途艰险,为确保万无一失,乌鲁木齐市气象局在该站安装了两套通讯设备,工作一套,应急备份一套,以保障突发事故发生时,数据仍能及时准确发送。
    尽管气象观测、通讯系统实现了自动化,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数据有无问题、发生机械故障时的应急处置和设备维护、系统硬件和软件不断升级,都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实践,去尽快掌握并准确处理。
    通讯系统不断完善,还需充足的供电支持。建站以来,大西沟气象站工作及生活用电经历了煤油灯照明、8瓦微型太阳能供电、小功率油机发电、千瓦级太阳能发电站供电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照明是煤油灯、清油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照明基本是蜡烛和微型8瓦太阳能,照明时间非常有限青少年哪吒,特别是冬季几乎只用于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2年先后配备了柴油发电机、小功率汽油发电机,不仅有了电灯还可以看DVD,工作人员生活得到了改善,但冬季柴油机的发动非常困难,油机的维护也十分麻烦,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污染。2002年配备了一套1.4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2006年自治区气象局业务处为解决该站大监项目的用电和通讯问题,又为大西沟站配备了一套2.52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目前该站自动站的资料已实现24小时畅通无阻地传输。
    太阳能的使用虽然方便环保、维护简单,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但由于大西沟气象站所处地理位置日照时间较短,为保障工作设备的正常运转,太阳能主要运用于设备供电及站上工作人员白天的生活供电,到了晚上,除照明外,其他生活用电、移动基站关闭。
    坚守冰川 奉献光华

    在给别人介绍时,副站长哈纳提总是喜欢用一个更著名的名字“一号冰川气象站”,一说起冰川,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美丽而神秘的画面。然而,真实的冰川脚下的工作与生活,绝非想象的那般美好。
    此时正值4月中旬,北疆城市里的春天已悄然来临,而这里仍然是冰封雪裹,寒风袭人。从城里乘车乍到此地,气短、头晕、胸闷、缺氧等高原反应向人袭来,并在身上蔓延开来小妹不要怕。
    长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要面临着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首先是高原反应,由于海拔高气压小,时间久了,心脏因缺氧、泵血而比普通人增大。在山上呆久了,下山还会出现醉氧反应。平常如果得了感冒发烧拉肚子,就只能凭感觉吃些常备的药,如遇到急性病发作,等联系到市局派车来接,往往就耽误了,小病成了大病。长此以往,导致很多人得了哮喘、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病像中枪一样,身体损伤较大。
    其次是饮水,这里是乌鲁木齐市的水源地,但气象站的人却常年要到距站3公里以外的地方取水,然后用罐子储存起来使用,冬天“水源”被冻住了,大家就挖冰化水来用。储水的罐子总是得不到清洗,水质亦受到影响香粉传奇,直接影响到生活品质,但这是生命的源泉仪陇天气预报。
    然后是吃饭,以前只在两组人员换班之时,从山下带来蔬菜、瓜果和肉类,现在,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每半个月送一次给养,但由于山上生活用电受限等因素,新鲜蔬果无法长期储存,土豆、洋葱、胡萝卜成了老三样,做饭烧菜必须用高压锅才能煮熟,肉类置于钢筋锅里放在室外雪地上保存杨过传,工作人员说这是天然冰箱,钢筋锅一定要盖上盖子防止鸟类和狐狸偷吃,有时候时间久了肉都臭了,大家也舍不得丢掉,而是撒上浓浓的作料做着吃。
    再就是洗,由于水极其宝贵,大家不舍得用来洗衣服、洗澡,甚至由于水质碱性大,洗头会导致掉发厉害,这种“邋遢”的生活可想而知。
    再就是寒冷而寂寞,在这个“抬头见高山,低头乱石滩”的高寒荒凉地带,常年只有几名汉子在此坚守,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严寒中度过。从1958年建站至今,除了站上的男人和天上的飞鸟,就再没别的活物。哈那纳提曾经养过一条狗,后来也跑了,他们常拿自己是狗都嫌弃的气象站自嘲。由于没有电视信号,大家只能通过电视机看看DVD光盘,反复播放了无数次,碟片都花掉了,每个情节都能倒背如流,可每次播放,还是看得津津有味。除此之外,只能白天看看书,这两年条件稍好一点了,可以用手机上上网,给家人打打电话。
    副站长哈纳提,31岁正当年,黄杏初哈萨克族,曾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优秀生,该校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毕业后踌躇满志怀揣梦想,如今已经在大西沟气象站工作5年,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相当过硬,对站里工作和生活的管理也是井井有条张弛有度。他的父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他的要求是“必须干好,拿出成绩!”,母亲和新婚不久的妻子都是警察,对他的工作也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助工瓦哈提,42岁,哈萨克族,主要负责地面测报方面的工作,在大西沟气象站工作满5年了,身材较胖的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工作关系照顾不到家里,瓦哈提觉得对孩子很愧疚,但无悔于气象这份职业。
    技术员苏朝臣,25岁,汉族,父母都是气象系统的干部,高考当年,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气象专业。身为家中的独生子,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留在父母身边,而是来到了全疆最为艰苦的大西沟气象站,一干就是3年。谈到工作在深山小站,是否会影响到他成家立业,他只是憨憨地笑着说,“没事,一号冰川的风景很美,会有姑娘喜欢这里,也喜欢我的。”
    技术员阿达里,31岁,哈萨克族,外聘的临时工暴雨心奴,从2005年开始到大西沟气象站,已经在此工作10年。他家里还有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全家6口人只有他挣钱拿工资。勤劳的阿达里说,他很热爱这份气象工作,希望一直能在气象单位干下去。
    说起曾在大西沟气象站工作过的人,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曾获得过全国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老站长沙志远,他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一直到本世纪2012年,整整40年,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都留在了这里。期间,有多次机会可以调离,但沙志远都选择了留在大西沟,在他的心中,这里已是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一身病痛退离,回忆那段漫长的艰苦岁月,沙志远依然动情,对冰川的眷恋油然而生。
    岁月无悔气象梦
    “励志风云勇开拓、服务兴疆创一流”,这是新疆气象人响亮的口号和昂扬的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大西沟气象站在实时数据传送工作中,实现了多年无差错的优异成绩。在日常数据、冰川变化、汛期数据等方面常年累月形成的大数据,以及数十年对冰川进行跟踪拍照清晰记录冰川变化,对研究冰川气候、治理环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该站还积极参与人影作业韩粉世家,利用该站设施配合相关部门对天山野生雪莲、伊犁鼠兔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研究和保护工作。这些,就是大西沟气象站57年来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为新疆气象事业做出的非凡坚持和卓越贡献。
    一代又一代大西沟气象人,他们的信念比冰川还要坚定。当你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这里并且数年如一日?是怎样忍受孤独克服困难还能将工作做到无误差?他们的回答总是简单而质朴,他们挺立起山一样的脊梁,在此执着地守望,奉献着动人的光华无悔的青春,在缺氧中彰显着气象人精神的富有,在寂寞里托举着人生价值的高度。
    请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本订阅号。
    微信:552003777